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技术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在政企学研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和攻关下,智能网联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其中重点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智能驾驶技术与提升驾乘舒适性和娱乐性的智能座舱技术成为行业优先落地的两大方向。

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道阻且长
在AI技术热潮、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创新研发下,智能驾驶技术取得快速突破。整体处于L2级别组合驾驶辅助向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转变阶段。但多家车企规划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受限于成本、法律法规等问题,仍停留在小范围的路试或试点运营阶段,商业化落地时间延后。
智能驾驶商业化成本高。为提升车辆安全,车企采取多传感器、控制器、高精度地图等的软硬件冗余配合保障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但愈发复杂的电气架构设计虽然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却也额外增加了整车的研发、制造成本。如车用激光雷达当前配套产业链尚不成熟,单件成本已达到万元以上;芯片、摄像头等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产品和技术也被国外相关零部件企业所垄断,成本高昂。
智能驾驶法律法规不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由系统取代驾驶员。交通事故和侵权责任主体也从驾驶员扩大到整车厂商、硬件供应商、软件设计者等,使得事故责任界限的定义成为难题。并且,当前法律法规尚未承认自动驾驶的合法地位,不允许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双手脱离方向盘。由于权力、义务和责任的不明确,智能网联技术对现有的保险理赔体系、数据隐私安全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均带来较大的挑战。
智能驾驶配套设施投资大、进程慢。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主要依靠搭载车联网V2X系统,实现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平台间的信息交换,配套路端、云端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成为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整体进程较为缓慢。

智能座舱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相比进入发展瓶颈期的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因实现难度低、成果易感知,成为企业优先布局并迅速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方向。     
智能座舱技术门槛低。智能座舱更多依靠中控屏、仪表、内饰件等满足消费者车载交互体验的新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暂时不涉及对加减速、转向等底盘动力系统的控制。商业化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行驶安全要求较低,整体技术实现难度相对较小。
智能座舱技术成果易感知。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度愈加高涨,这种习惯正逐渐迁移到智能座舱相关功能配置的使用上。大尺寸屏幕、多屏联动设计以及结合了视觉、触觉、语音的人机交互技术,每一项功能配置的优化,都可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最直观的感知价值提升。
智能座舱技术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用车偏好,智能座舱内饰、人机交互技术均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尤其在当前汽车市场进入普及期,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整车企业正通过提供差异化、易被感知的智能座舱功能,迅速提升产品竞争力。

智能网联技术迎来发展黄金期
未来智能网联技术开发理念上将更侧重“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升级,实现高度的车路协同,提供沉浸式的智能生活空间。其中,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整体将遵循硬件优先布局,软件算法逐步升级的方式,并结合V2X车联网技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部门主导下,也将迎来突破。
硬件先行,软件配合。硬件方面,除了传统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ADAS传感器,可以生成车辆周边环境的3D模型激光雷达将在智能驾驶方面加大应用。随着产销规模的扩大,零部件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软件方面,汽车正从信息孤岛逐渐走向网联互通,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实现上,国内车企大多选用硬件预埋方案,通过后续OTA升级迭代软件算法。未来,整车软件代码量将急剧攀升,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开启。
网联化融合发展。为有效弥补单车智能的不足,智能驾驶技术将遵循智能化和网联化层层递进的方式,并有望在2025年左右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其中,5G移动边缘计算可解决传统自动驾驶、中心云计算的服务瓶颈,为智能驾驶汽车提供低时延、高性能的数据传输,助力实现V2X的高度协同。
在法律法规方面, L3及更高级自动驾驶的交通监管、数据安全以及相关社会环境构建都需要较长过程,并且在技术和伦理上都需要实现很多突破,但由11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已对健全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将得以加快,各种限制预计在2025年前后逐步放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各地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围绕智能网联示范区、测试区的建设、改造和应用加强合作,为智能驾驶汽车多场景多环境的测试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撑。L3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汽车将率先在先导区开展运营,基于港口、景区、校园、工业园、高速公路的智慧应用类场景得到有效扩大。
对于智能座舱技术而言,以传统车机为代表的电子座舱正在朝功能更加丰富化的智能移动生活空间方向发展。为快速提升驾乘人员的用车体验,多模态交互、主动式交互将成为智能座舱的重要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座舱将基于车辆的位置信息、用户偏好和用户习惯,通过云平台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万物智联”,融合信息、互联、出行、购物等多维车载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体验,成为工作、休息外的智能移动生活空间。
与此同时,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形式不再局限于按键、触控及语音等被动交互方式,以语音为主的融合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交互方式,将全方位提升交互体验和精准度。其中,语音交互也将富有自己的人设和情感,交流过程更加流畅和自然;通过计算机算法深度学习的车机也将从多模态交互中捕捉更多的细节信息,以判断人的疲劳状态、情绪和需求等,提供更人性化的交互服务。
另外,未来智能座舱的交互方式也由被动变主动,无需车内驾驶员或乘客有意识的操作和唤醒,将主动根据当前的路况或场景进行交互,从而真正解放用户的思考,为驾乘者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拟人、更安全的信息操作和交互方式。交互场景由车内扩展到车外,通过灯光、全息影像、语音、车外屏等主动和车外行人、其他行驶车辆进行交互。而多端互联、主动交互、带有情感的交互将成为未来智能座舱交互的典型特征。
2020年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明确规划: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车企应重点跟踪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与各领域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加速智能网联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
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车企可先基于园区、机场、港口、停车场等开展智慧应用类场景应用,优先在试点城市小批量上线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共享出行服务,积累经验和数据,逐步扩大应用规模。在智能座舱技术方面,企业可从内饰智能化、多模态交互、信息共享及车家互联等多方面加速推动差异化智能座舱的先行落地。
注:本文作者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1年12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