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地方政策

昆明:到2024年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补链、延链和强链,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近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将发挥昆明市资源禀赋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国家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和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核心区,到2024年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方案》明确,到2024年,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基本建成,磷铁系、高镍系、锰系正极材料,湿法隔膜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及电池回收等领域培育形成若干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方案》从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招商引资、强化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循环利用体系六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

其中,对于着力打造产业集群方面,要依托资源优势,发挥昆明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打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安宁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发展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呈贡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铝箔、铜箔生产基地;东川产业园区结合实际开展新能源电池梯次综合利用;嵩明发展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

对于培育完善产业链方面,要重点培育“磷酸-碳酸锂-磷酸铁锂-储能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与新能源汽车-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系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支持“电池级锰盐-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三元系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加快发展。

对于优化产业布局方面,要依托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配套能力,发挥杨林经济开发区整车生产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效应,面向新能源电池场景应用和需求,提高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本地化配套能力,大力发展电芯、电池制造,力争到2024年形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40GWh每年的生产规模。

对于强化招商引资方面,要聚焦产业链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以做大产业和完善产业链为目标,围绕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引进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重点引进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项目,配套引进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项目。

对于强化技术创新方面,要依托在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新能源电池前沿技术和成果,推进高性能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推进高比容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电池研发,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依托中汽研汽车检验昆明中心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电池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提供公共检测及研发服务,具备单体电芯、电池组模块、电池包、锂电池关键材料检测分析等相关能力并对外开展业务。 

对于构建绿色循环利用体系方面,要探索构建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新能源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体系,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做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推动低速电动车、5G基站、数据中心电源等梯次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探索形成技术经济性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市场化梯次综合利用模式。

此外,《方案》还提到,成立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新能源电池产业重大问题;强化矿产资源、光伏资源、土地、资金和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培养和吸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落实“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审批”,实现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和“一网通办”,加快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注:本文综合昆明市人民政府网站的相关内容整理报道。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