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地方政策

北京2023年十大任务公布,关于汽车领域将会做这些!

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介绍了2022年九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多处涉及汽车领域。高精尖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北京奔驰顺义工厂EQE车型上市,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设备进场安装,小米智能工厂二期主体结构完工,集成电路系列项目部分投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建设,制定实施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27条”,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拉动1-1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1%;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构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年度燃料电池汽车上牌1239辆;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58万辆等。

《报告》指出,“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预计为73.4%,主要是疫情导致市民出行更加倾向私人化,且为方便市民就医需求,北京市暂缓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小汽车使用强度提高。同时,《报告》提到,科技优势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规模效应尚不明显,需要在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上持续发力等。

《报告》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做出安排。其中提到,创新发展新动能有望集中发力,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小米智能工厂二期等百亿级产值重大制造业项目将建成投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新增长点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催生更多新业态和新模式。

《报告》还提出了实现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十方面主要任务和措施。其中关于汽车领域提到,北京市将着力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促进节点城市产业圈强链补链。落实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龙头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项目落地津冀;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群,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争取更多产业项目在京落地转化;持续提升高端制造业发展能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制定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自动驾驶先进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量产,加快卫蓝新能源8GWh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落地建设,实现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竣工投产;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完成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扩区任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立法,推进车路协同路侧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提速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建设,支持新型储能、氢能、低速风电、高效光电等能源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氮氧化物治理专项行动,逐步淘汰国四重型柴油营运货车,在公交、环卫、出租等重点行业推广新能源车。

在交通层面,《报告》提出,北京市将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推进超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承载网建设应用,开展智慧停车建设,推进全市公共停车场动静态数据与MaaS平台共享,老旧信号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800处等。

注:本文综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的相关内容整理报道。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64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