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新弟:推动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进入履职的第六年。鹿新弟今年格外关注氢内燃机产业的发展。他呼吁,应将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氢内燃机产业化推广。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内燃机制造大国,我国在‘双碳’背景下,传统内燃机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技术支持,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内燃机产业的发展。”鹿新弟表示。
  与发动机打了36年交道的鹿新弟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需求指引下,使用化石燃料的内燃机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目前内燃机减碳方案中,已经形成一定产业与市场规模或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有:纯电驱动、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等。这三种方案各有长短。
  “纯电驱动方案的最大挑战在于动力电池的容量、质量、成本、使用寿命。氢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两种。其中,燃料电池对氢气的纯度要求高(99.99%),依赖于稀有金属铂,模电极、双极板及辅助系统致使燃料电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氢内燃机可以借用传统内燃机的关键零部件和系统,能依托现有内燃机工业体系进行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无须重新构建产业链,其技术难度和成本都要比氢燃料电池更有优势。”鹿新弟说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关注氢能产业的发展,今年鹿新弟还提出了《关于“国家第七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的建议》《关于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解决培养大国工匠瓶颈问题的建议》《建议推行职业教育“双元制”打通职业教育研究生学历通道》《关于提升推进产教融合培训“新产业工人”的建议》等提案。
  为氢内燃机“站台”
  氢能的广泛应用对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汽车领域,氢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被认为是氢能在动力系统领域突围的两条路径。
  氢内燃机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在理论研究上,从上世纪末开始,氢内燃机与燃料电池的研究基本保持同步。
  从现阶段来看,氢内燃机具备高效、低碳等优势,能实现近零污染物排放。而且,相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氢内燃机技术还拥有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这让业界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了氢内燃机的身上。
  在鹿新弟看来,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氢内燃机成本低,有良好的燃料适应能力,经处理后可实现零碳零氮排放。而且,氢内燃机可燃烧低纯度的工业副产氢,这一特点使其可就地尽快实现工业副产氢来源广泛地区的示范性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2年以来,有一汽、北汽、广汽、潍柴等国内多家商用车和零部件企业相继发布氢内燃机研发成果以及推出样机,但氢内燃机的发展还处于最初始的阶段,后续还有很多艰难的工作要做。
  鹿新弟认为,氢内燃机技术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关键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发力。
  “氢内燃机在综合成本、使用便利性上具有优势,但与此同时,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技术挑战。由于氢气点火能量低、燃烧速度快、燃烧温度高,使其容易发生早燃、回火和爆燃等问题。这几个方面不控制好,氢内燃机无法正常工作。此外,从效率方面来看,氢内燃机的热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氢内燃机的功率密度与柴油机、汽油机相比依然是短板,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鹿新弟说道。
  鹿新弟认为,氢内燃机已具有成本优势,阻碍其推广的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氢内燃机未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无法享受与氢燃料电池相同的政策支持;二是未纳入环保推广政策,影响钢厂、港口、矿区等使用企业的环保评级。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碳排放立法,明确认可氢内燃机为零碳排放。
  氢内燃机的发展要向前一步,还需要破解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困境。“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氢内燃机,两种技术路线的商业化推广都受制于制氢、储氢、运氢产业链的成熟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氢能推广最核心的问题是制氢、用氢成本,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氢内燃机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氢内燃机对氢气纯度的要求低,可以使用工业副产氢气,能够显著降低用氢成本。”鹿新弟表示。
  基于氢内燃机目前面临的产业发展环境,鹿新弟呼吁,工信部应给予氢内燃机与燃料电池同等的待遇,纳入环保推广政策,给予路权及新能源积分认定,在产业发展前期给予同等补贴等。在权利对等后,氢内燃机在零碳排放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鹿新弟建议,应推动针对氢喷射、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通过对基础研究的鼓励和支持,推动氢内燃机技术进步,达到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实现产业链关键技术安全可控。
  此外,鹿新弟呼吁,在国家层面,应推进内燃机行业成立氢能内燃机合作联盟,集合产业企业、高校、院所等优质资源,共同推进氢能内燃机的发展,加强氢内燃机标准体系建设,支撑内燃机行业实现零碳发展目标。
  鹿新弟还表示,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应加强制氢、储氢、运氢产业链的成熟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氢能整体利用规模,支撑“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达成。
  氢内燃机的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氢内燃机在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方面具备优势,作为主要的产品技术路线之一,发展前景乐观。不过,根据传统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周期和经验,氢内燃机距离产品化研发并具备市场批量应用,至少还要5年的时间。”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前瞻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向媒体记者说道。
  推动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畅通
  除了建言推动氢内燃机技术发展外,鹿新弟还将视角聚焦在提升推进产教融合,培训“新产业工人”,解决培养大国工匠瓶颈问题等话题上。
  今年是鹿新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六个年头。过去五年,鹿新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在为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与呼”。今年,鹿新弟提出了《关于提升推进产教融合培训“新产业工人”的建议》。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面临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总体不高、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我国职业教育仍然需要持续改革和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认定工作体系仍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困境。”鹿新弟说道。
  基于上述现状,鹿新弟建议,要提升产业工人整体技能素质,优化高技能人才选拔土壤。
  “应开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教育。紧跟产业变革和市场需求,深化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有机衔接,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鹿新弟说道。
  与此同时,鹿新弟建议,应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自主职业教育,建立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认定模式。
  “我们应创新协同培育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孵化拔尖技能人才;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可贯通评审职称的实践瓶颈,推动技能人才享受企业管理人员同等待遇;完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支持技术工人在品牌、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并将技术创新创造纳入工资集体协商范畴。”鹿新弟表示。
  作为一线产业工人代表,鹿新弟对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着深入的思考。鹿新弟还准备了《关于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解决培养大国工匠瓶颈问题的建议》等。在这一建议中,他提到:“要调整政策,允许央企中外埠(非本部省市)的高技能人才在单位当地参与评优,拓宽捋顺这些人才的职业上升通道,树立其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鹿新弟近年来共提出30多个建议,其中有5个建议已由国家相关部门下发正式文件予以支持。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