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地方政策

南昌:到2026年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300亿元

近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南昌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方案》明确,到2026年,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300亿元,其中汽车产量达到60万辆,建成“全国商用车高地”,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实现轻客第一、皮卡第二、轻卡第三的目标。产业配套显著完善,重点引进、培育和提升一批在汽车电子、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企业,新增汽车及装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左右。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共性与前瞻性技术研究、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培育省部级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1家和国家级汽车检验检测机构1家。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培育5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10个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开发和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方案。

南昌市将围绕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应急装备制造产业链,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创新研发、完善产业生态、促进汽车消费。《方案》全文如下:

南昌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6年)》有关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 强化整车、整机与材料、零部件协同,坚持创新引领与应用牵引并重,立足现有基础禀赋与特色优势,聚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应急装备制造等发展方向,进一步补齐产业链、完善供应链、优化创新链、拓展服务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打造特色高端产业集群,推动全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为我省全力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提供坚强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6年,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300亿元,其中汽车产量达到60万辆,建成“全国商用车高地”,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实现轻客第一、皮卡第二、轻卡第三的目标。产业配套显著完善,重点引进、培育和提升一批在汽车电子、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企业,新增汽车及装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左右。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共性与前瞻性技术研究、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培育省部级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1家和国家级汽车检验检测机构1家。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培育5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10个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开发和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方案。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汽车产业链。依托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南昌新建区等三个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焦汽车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围绕电机、电控、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开展招商,补齐短板弱项。重点推进油电混合驱动系统、动力系统总成、高性能动力电池、整车性能优化和轻量化等汽车节能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提升商用车电动化和乘用车规模化水平。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力度,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推动汽车产业加快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依托小蓝经开区区、高新区、经开区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制造等产业基础,积极培育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数控机床领域重点发展高精度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加大对数字化协同设计、精密及超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复杂型面和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及成形技术、人机交互编程、加工工艺数据库管理智能化、自适应控制和调节、远程监控和诊断等数控系统智能化技术等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实现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远程维护等智能化功能。智能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用先进材料与加工技术。围绕“核心零部件—整机—后市场”产业链条, 加大对伺服电机、减速器等短板环节的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建设高端智造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依托新建区轨道交通产业园,重点引进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积极培育轨道交通产业链。重点发展智能化轨道故障检测装备、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动车组及客运列车、城市轨道交通制造及维修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

(四)应急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小蓝经开区、高新区应急电源、应急救援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推进应急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系列化、成套化发展,积极培育应急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发展高精度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产品、特种交通应急保障产品、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装备、重大消防救援产品等附加价值较高的应急产品。依托重点企业建立完善应急动力装备云平台、大型通信指挥移动平台等, 加快发展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电源、抢险救援车、负压救护车、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产品。

三、重点任务

(一)做大产业规模。一是盘活企业存量资源。鼓励骨干企业依法依规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企业核心业务水平。推动整车企业的乘用车生产资质重新启用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获取。持续推进国内外知名头部车企、造车新势力与现有车企开展资产重组、产能合作、代工转产等战略合作,全力盘活存量资源和现有资质、产能。二是深化企业战略合作。加快重组后的整车企业战略转型,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进一步推动企业靠大联强发展,持续深化整车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头部车企的合作,共同开发、引进先进产品。三是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聚焦延链强链补链,围绕电机、电控、汽车电子、一体化压铸、动力电池生产及回收利用等关键领域开展招商,补齐短板弱项。引进和培育一批车载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智能座舱等方面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延长补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四是积极培育特色装备产业链。依托现有产业优势,积极培育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精密模具、轨道交通装备、应急装备制造等细分产业链,重点支持一批特色装备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

(二)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加快车企电动化转型。引导整车企业转型发展,重点支持整车企业加强纯电动平台体系建设,积极布局增程式、插电式、氢燃料等多种技术路线,全方位完善传统商用车转型电动化实施路径。二是发展高端整车产品。准确把握消费升级新需求,支持整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中高端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商务车等乘用车,加快轻客、皮卡、轻卡等商用车车型迭代升级,开拓皮卡乘用化细分市场,引导专用车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三是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推进南昌经开区、小蓝经开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深化5G应用,实施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普通公路的交通标志标识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以安全出行为前提,逐步对高级自动驾驶进行半开放和开放道路测试。四是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汽车及装备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深入推进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加快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企业管理、营销服务等环节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构建以整车企业为重点,协同带动零部件企业同步提升的数字化新格局。

(三)加强创新研发。一是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研发机构,梯次构建“初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研发机构体系。采用“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围绕重点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作用,支持汽车及装备产业链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二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省级汽车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瞄准前沿技术,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业化技术之间的有效贯通。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及装备产业链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导入研发团队和创新项目资源,提升产业技术研发能力。三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技术攻关、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汽车及装备产业链“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四是实施推广新模式。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政策实施,落实产品应用保险政策,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互促发展模式,鼓励有需求的主体采购技术转化、软件、零部件和整机产品,加快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汽车及装备产业链的推广应用。

(四)完善产业生态。一是强化整零协同发展。鼓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加强合作,多层次开展产业链对接活动,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促进上下游供需相衔接、资源要素互共享、产品服务强协同。二是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三是促进行业交流合作。依托江西省汽车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南昌市汽车产业制造联合会等行业组织,搭建高效务实的政企对接服务平台,开展行业交流、供需对接等相关活动。四是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创新企业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及装备产业链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五)促进汽车消费。一是强化汽车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南昌市在商用车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扩展南昌造汽车品牌影响力。鼓励南昌汽车及装备企业通过展会、赛事、营销等多维度推广自主品牌,不断提高行业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二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除专业及特殊用途车辆外,一般性公务用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确保不低于30%,力争达到50%。鼓励企业、经销商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村绿色出行。推进公交、出租、物流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三是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出口融资担保、信用保函等产品,支持汽车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支持企业参加境外专业汽车展会和出口信用保险,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带动整车及零部件出口。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优化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决策咨询体系、议事协调体系。统筹推进各县区(开发区)建立和完善推动汽车及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细化落实有关推进措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发挥市级产业“一产一策”的引导支持作用,强化对汽车及装备产业链政策支持。强化链主企业推进产业链发展的主导领航作用,以市场化机制提出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服务需求,引导各类政策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促进政策与产业链发展同向发力。

(三)优化人才服务。进一步发挥好《南昌新“人才10条”》引领作用,利用好南昌市相关政策吸引和培育一批汽车及装备产业链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在昌创新创业。深化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支持各大高校与我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活动,提升企业人才层次。

注:本文综合南昌市人民政府网站的相关内容整理报道。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