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乘用车

中国汽车出海的“时间单位”已缩短至21秒

奇瑞用两个“500”,树立了中国汽车出海的新标杆,刷新了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新速度。

21秒,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刷一条短视频、冲一杯咖啡或等一次电梯。但令人惊喜的是,这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新的“时间单位”——每21秒,就有一位海外用户成为奇瑞车主(根据最新的8月出口数据)。

从1997年在安徽芜湖的一片荒滩上破土动工,到今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233位,较去年跃升了152个位次;从2001年10辆奇瑞风云开批量出口先河,到海外销量累计突破500万辆……奇瑞用两个“500”,树立了中国汽车出海的新标杆,刷新了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新速度。

这也是为何,奇瑞能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自豪而骄傲地打出“中国汽车 全球冠军”主题的原因。多年来,奇瑞坚定实施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一步一个脚印深耕海外市场,成果斐然。在数量规模上,2024年奇瑞集团出口汽车总量达114万辆,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在品质性能上,奇瑞再度蝉联J.D. Power销售满意度、产品魅力指数、新车质量研究三项第一,全新的QQ概念车更是斩获“2025红点概念设计奖”、“2025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奖”双殊荣;在和谐共赢方面,奇瑞不仅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合作开展公益项目,连续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而且奇瑞JAECOO 7获得中国首张“中欧碳足迹数据互认”车型证书,引领了“绿色出海”、共建共享的新范式。

空间扩张:从“芜湖起飞”到遍布全球

曾经,我们以“年”为单位丈量自主品牌的成长,今天,我们开始用“秒”记录中国汽车的进步。时间单位的缩短,同时伴随着空间版图的扩张。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越来越多不同肤色的驾驶者选择奇瑞作为自己的座驾,截至目前,奇瑞已在全球收获了超过1700万全球用户的认可。

在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坎坷道路上,奇瑞是开拓者,更是领路人。2001年,我国入世之初,奇瑞汽车就开始出口汽车到叙利亚,首批10辆风云轿车也因此成为了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此后,奇瑞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先后进入了巴西、埃及、阿根廷、沙特阿拉伯、智利等国家,而且为了更好地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奇瑞在北美、欧洲、上海等建立了8大研发中心,不仅提升了全球生产能力,也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长期的默默耕耘,必将迎来满满的收获。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8月,奇瑞集团出口汽车12.95万辆,创造了中国品牌单月出口新纪录,出口量继续位居中国汽车第一名。1-8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79.88万辆,直接拿下三个“行业第一”——第一个单月出口突破12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第一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第一个连续4个月出口超1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从今年上半年平均每29秒出口一辆车,到最近的8月份平均每21秒出口一辆车,奇瑞的“出海”速度不断加快。“双500”的成就,更标志着奇瑞全球化战略实现突破性进展,迈入了加速品牌向上的全球化新时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的国际化战略得到了高度肯定,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被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娄勤俭点名表扬:“去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EBRO)公司合资,生产出新型电动汽车。这项合作成功结合了奇瑞的技术特长和埃布罗的品牌优势,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投入相对较少的前提下,使埃布罗这一广受当地民众喜爱的品牌重现生机,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我去年在西班牙看到了这个项目,这确实是一个中国和西班牙合作的典型范例。”

价值蜕变:从“性价比”到“质价比”

21秒的背后,不单是速度的变化,更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多维度跃升。在奇瑞等中国车企的努力下,中国品牌早已不再只以“性价比”取胜,而是被贴上了“智能”、“时尚”、“个性”等各种新标签,“质价比”也成为了更贴合当下中国汽车特征的关键词。

奇瑞就是最好的例证。2025年,奇瑞再度蝉联J.D. Power销售满意度、产品魅力指数、新车质量研究三项第一,是唯一的“三冠王”。特别是在衡量中国新车质量(IQS)研究中,奇瑞自2023以来已连续三年位居自主榜首。

在成都车展现场,J.D.Power中国区总裁为奇瑞颁奖

品质的过硬来源于更高的追求,奇瑞始终把产品品质作为底线,按照全球最严苛的标准开展测试和验证,提前做好法规开发、产品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和差异化开发的“四个开发”。近日,星途瑶光C-DM以高分获得欧洲(E-NCAP)、澳洲(A-NCAP)双五星安全认证,成为同级车型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车型。此前,还有OMODA5、JAECOO 7等获得欧洲(E-NCAP)、澳洲(A-NCAP)五星安全认证,瑞虎8 PRO MAX、瑞虎7 PRO等获得澳洲(A-NCAP)五星安全认证。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计有40余款车型获得全球各类五星安全认证评价,是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认证最多的中国车企。

即便是在对产品要求更高、法规更严苛的欧洲,奇瑞也多有斩获。今年1月,奇瑞通过了欧洲WVTA认证,6月,JAECOO7由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CATC国际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上,拿到了中国第一张“中欧碳足迹数据互认”车型证书。尤为难得的是有“料”更有“颜值”。前不久奇瑞宣布,今年4月上海车展亮相的全新QQ概念车,斩获了“2025红点概念设计奖”、“2025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奖”双殊荣。要知道,德国红点奖作为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奇瑞全新的QQ概念车能以极具创意力与想象力的出众设计和交互体验,顺利通过红点奖的严苛评审,向世界彰显了优秀的产品设计理念与能力。

销量也反映出市场对奇瑞产品的全方位认可。2025年1至7月,奇瑞在欧洲市场总计销量近4万辆,同比增长942%,新能源车型(PHEV、BEV)占比超过32%。其中,奇瑞旗下的OJ品牌以九个月斩获2%市场份额的成绩,刷新了英国汽车市场的纪录;JAECOO7在意大利7月份零售渠道已经达到SUV-A(意大利的分级在SUV-C)级细分市场第一的位置;OMODA9当前在意大利市场7月份零售渠道已经达到SUV-B(意大利的分级在SUV-D)级细分市场第一的位置;JAECOO7 SHS已成为波兰、西班牙等欧洲市场混合动力领域的领导者;7月,OMODA和JAECOO在西班牙市场份额达到2.18%,在私人消费者中的市场份额上升至3.48%,跻身该渠道十大畅销品牌之列。

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奇瑞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市场的销量排名第一,在北美和亚洲(不含中国)市场排名第二,2024年奇瑞的海外业务在总收入中的贡献比例已经达到37.4%。

全新范式:从产品贸易到共享共建

奇瑞的成功,得益于一整套体系化出海能力的支撑。特别是在中国汽车走向海外的新时期,奇瑞已具备在整车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中,相对成熟与完备的国际化运营理念和能力。

此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汽车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时期,我国汽车品牌应当构建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出海模式,让我国汽车不仅能够“走出去”,还能走得稳、走得远。具体而言,首先需坚持自律,珍惜口碑,一定要继续擦亮“中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其次则是转变思路,品牌向上。通过技术创新、品类创新、生态创新,给中国品牌“做加法”,增加品牌含金量,推动品牌向上;再次,要先予后取,贡献价值。每进入一个海外市场之前,应当先思考能为当地带来什么,创造什么价值。要先予后取,成为受到海外市场欢迎的投资者,受到欢迎的企业公民;最后,要开放合作,成果共享。改变“中国制造、海外销售”的单一贸易形式,与外资品牌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探索“中国创造、海外制造、海外销售”的本地化经营模式,实现业务缠绕、成果共享。

奇瑞正是这么做的。在20多年扬帆出海的过程中,奇瑞早早就认识到,相较于产品的“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融进去”,成为海外当地“施肥”的贡献者,为当地带来税收、就业,“融入”海外用户和当地民众的心里。为此,奇瑞提出了“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在哪里,为哪里)的国际化理念,在为当地用户提供差异化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加大与当地主机厂、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推动品牌本地化发展、制造和研发协同发展、供应链协同发展。例如上文提及的奇瑞与西班牙老牌车企EV MOTORS合作,就让有着70多年历史的西班牙EBRO品牌重焕生机,为当地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

奇瑞教育基金在南非官宣成立

此外,奇瑞还长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精准扶贫、抗灾抢险、捐资助学等各类公益慈善行动。今年8月,奇瑞汽车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发起了“通过教育赋能未来”的倡议,并成立专项教育基金。该基金将携手南非基础教育部等核心合作伙伴,精准支持基础教育与儿童早期发展,推动非洲教育公益迈向“多方协同、系统变革”新阶段。奇瑞不仅要做全球市场的价值赋能者,更希望以切实行动展现中国品牌在全球ESG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一场变革正在发生。

奇瑞的国际化成长经历既是中国汽车出海进阶的缩影,更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案例与样本。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汽车工业成功实现了三级跨越——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来”,到新世纪初的“走出去”,再到今天的全面“走进去”,收获了越来越海外用户的肯定,并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复苏、世界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更多力量。有理由相信,在“领头羊”奇瑞的带领下,中国汽车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大步迈向全球汽车产业舞台的中央,并成为未来世界汽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64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