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车企的“十四五”新征程

聚集9大中国主流汽车集团的“十四五”规划方向,业内将看到一个怎样的汽车行业“十四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编制汽车产业“十四五”规划时曾提出,未来5年将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期,而成为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与品牌。谁将在未来5年真正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车企?

中国一汽:转型力求准、狠、快,新时代有新布局
“只要做到转型过程的准、狠、快,肯定会有赶超的机会和可能,关键看我们的思想、战略和行动。”尽管“新四化”对全球汽车产业而言不啻“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考验”,但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身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总经理的柳长庆却颇有信心和底气,他已经清楚地看到,全球头部跨国企业都在谋划转型,但困难重重,“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应该把这次产业转型看作是危险的挑战,更是变革图强的机遇。”中国一汽将如何把握这次机遇?未来5年将如何布局?

从“831”战略到“3341”行动计划,中国一汽面向未来已经早早布局。
2018年底,《中国一汽2025战略愿景规划》正式发布,目标是经过8年的奋斗,到2025年,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方面翻一番,简称“831”战略,到那时,一汽产销规模将突破700万辆,营业收入超万亿,利润超千亿,人均收入超23万元。
面对2022年股比全面放开的挑战,结合近几年中国一汽取得的超预期的改革发展成果,一个比“831”战略“更高、更好、更快”的未来3年改革发展目标诞生:利用3年时间,在三大主营业务领域(自主整车、合资整车、新型服务业务)实施三大行动(龙腾行动、虎跃行动、飞马行动),在四个关键方面(规模、效益与效率、员工发展、能力提升)实现“中国一流、世界一流”。
在品牌方面,近两年,中国一汽全面梳理了现有品牌未来业务领域和产品布局,确立了全新的品牌架构,持续提升“中国一汽”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持续打造好“红旗”、“解放”金字招牌;将“奔腾”打造成自主乘用车优秀品牌;培育拓展技术、服务、生态、公益等子品牌,构筑清晰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系统完善业务模块。
当前,传统OEM都在拓展全新的业务版图。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和新经济等领域已形成新布局并取得阶段成果。
据了解,为了加快打造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支撑集团业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7月,中国一汽发布了技术发展战略——R.Flag阩旗计划,构建在系统集成、新能源、智能网联、节能动力、前瞻造型、关键材料等十二大关键领域相关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按照三步走的实施路径,第一步2018-2020年战略调整和布局;第二步2021-2025年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名列中国汽车行业前茅;第三步部分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努力争取实现从追赶到跟随、部分领域引领的巨大进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一汽非常重视产业联盟的构建,目前,已与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建立近30家协同创新实验室,构建了红旗品牌创新生态圈联盟;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引入600多家全球优质资源,搭建了高质量供应商资源平台;与东风、长安联合打造T3联盟,发挥央企协同优势;与地方政府开展广泛合作,实现企业经营与地方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等。
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红旗实现20万辆的销量目标应该没有太大悬念,明年挑战40万辆,2025年挑战80万辆,2030年就要向100万辆进军。

东风公司:岚图背后的新蓝图

“不确定、不乐观、升级、洗牌。”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主要负责人之一,身为这个部门副总经理的唐腾连续抛出了4个词描述当前行业形势的严峻复杂,他坦言,“十四五”规划现在真的不太好做。他更深知,当前的形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东风公司已经开启了建设卓越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面向“十四五”这个关键期,东风将结合宏观经济和建设汽车强国的总体要求,结合央企的担当和责任使命,提出2023年成为卓越企业,决胜“三个领先和一个率先”目标,即经营质量行业领先、自主事业行业领先、新事业行业领先,“一个率先”就是要为社会造车也要为汽车人自己造车,让14万的东风员工高质量跨越小康,率先享有新时代美好生活。
“坚持强化核心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开放、坚持集聚发展”是东风公司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原则。唐腾解释说,卓越企业必须具有超前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产品保障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持续盈利能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有利润的销量和有现金流的利润这个原则,避免盲目投资的行为。虽然主要市场可能是国内市场,但还是要坚持高水平开放,以开放强自主。
东风对于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基本想法是,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汽车产品向汽车“产品+服务”的业务转型,推进汽车领域向科技引领性企业的价值链转型,围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化发展转型,通过打造商用车、乘用车等实现产品升级,通过打造岚图这一全新的新能源高端品牌,推进品牌产品服务的全面升级。
“我们要破解‘十三五’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唐腾透露,老牌央企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不充分也不理想,这是“十四五”重点要突破的。
对于当前业内频频提到的“新四化”趋势,东风内部强调的却是“五化”。唐腾表示,“我们比行业多讲了一个轻量化,但不止是汽车的轻量化……它的第二层含义是我们更多要提醒自己是制造行业的企业,虽然在向服务转型,但立足点还是制造业。第三层含义是轻资产发展,将社会资本的发展方式融入到企业中。”
东风公司还提出了中部经济带产业走廊的战略,联合湖北省政府打造汉江经济带百万辆汽车产业走廊。未来在汽车行业,仅有产品的竞争力不足以决胜市场,更多是企业对于场景的解决能力,提升客户体验的能力。唐腾表示,“东风的百万辆汽车产业走廊就是这一竞争策略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打造一个新的交通体系,因为交通工具和环境测试,消费、客户的使用方式关系密切。希望从未来智慧交通体系场景的建设,反推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久前,东风发布了岚图汽车战略,作为一个新发展战略的种子,它不仅仅是一个电动汽车、一个高端品牌,更是东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创举。  
据唐腾介绍,根据岚图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在产品规划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精准布局,覆盖轿车、SUV等跨界高性能车,从2021年起每年将向市场投放不少于一款的全新汽车。“我们将东风岚图定位于造车新实力,岚图充分整合成熟车企的丰富造车经验与造车新势力的灵活创新机制,探索一种成熟车企加造车新势力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建立更加高效、创新、务实、扁平化的管理应用模式。”

长安汽车:继续第三次创新创业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长安汽车发起了“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即坚定不移推进落地,以“香格里拉”计划和“北斗天枢”计划为依托,打造智能出行的科技公司,向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迈进。

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长安汽车更多考虑了竞争性指标,而不仅仅是规模上的指标,努力打造务实自主的长安。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陈政表示,长安自主品牌计划是在2025年实现9.7%的市占率。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安汽车聚焦5000多万粉丝,联手向用户做出诚信五大承诺,以标准客户服务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打造极致体验,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产品发展,助力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并在提升产品力的基础上,产品均价也能够提升15%。
长安汽车希望将自身打造成数字长安、科技长安、生态长安。具体而言:
关于科技长安,“北斗天枢”和“香格里拉”是重要战略,将在“十四五”期间加速推进。“北斗天枢”计划持续推进“4+1”活动,智能座舱全时在线搭载率100%,L4级量产上市,软件科技人才的规模达5000人,真正做到用软件定义汽车。同时,掌握中央控制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香格里拉”计划持续推进四大战略行动,像千亿计划、万人研发等。新能源汽车占比在2025年超过25%,将突破电动汽车核心技术。
未来的长安汽车也必定是数字长安。陈政介绍,长安正在加快构建数据生态联盟,计划2025年前联盟成员超15000名,共同探索打造数据生态共同体,形成数百PB级的数据规模。形成的长安云会连接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合作伙伴,构建整体数据生态。在此基础上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各种创新模式直通客户。
长安汽车还在打造生态长安,未来的长安汽车构建的“北斗天枢”,正共同打造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立体交通、开放共赢的智能产业平台。长安汽车构建的香格里拉联盟,通过资本合作、战略合作共圆香格里拉绿色梦想。

上汽集团:走好“十四五”新征程的四大策略
有坚持、有方向、有策略,上汽集团如何看待行业变局和挑战?“十四五”时期又将怎样发展? 

据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总经理潘吉明介绍,上汽集团“十四五”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把握新四化的大方向,以自主品牌发展为龙头,以重大创新成果持续快速落地为驱动,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实现制造与服务并举发展,着力打造一个品牌更有影响力、体系更具竞争力、体制机制更灵活的新上汽。
展望“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上汽的具体策略包括四个方面。
1.品牌提升
从产品到营销再到服务,上汽集团正围绕年轻化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强化用户对品牌调性的认知和情感理念的认同,提供更好的品牌体验。同时,上汽正在加快新一代智能座舱、智能驾驶、5G技术的落地应用并积极探索数字营销和新零售模式,发挥用户优势,实现营销的口碑剧变和圈层裂变。潘吉明透露,“十四五”期间,上汽的整车产品的结构将从合资为主向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共同发展转变。到2025年,上汽自主品牌的全球销量将与合资品牌等量齐观,品牌形象与档次更上一层楼。
在服务品牌方面,上汽重点围绕人、车、物分别打造了三个服务平台。一是完成享道出行和环球车享等出行业务的整合,打造基于人的一站式智慧出行平台。二是联动车享线上电商,车享家线下服务,同时发力二手车业务,打造基于车的便捷服务平台。三是立足全球最大汽车物流企业安吉物流,实现智能化、社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落地,打造基于物的高效运输平台。
2.创新驱动
上汽瞄准汽车零事故、零拥堵、零排放的长远大方向,全力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创新落地。
在智能网联场景应用方面,上汽还在不断深化和中国移动、华为的合作,推进嘉定区的5G智慧交通示范区建设。在软件方面,上汽的零束软件公司将聚焦智能驾驶系统工程、软件架构、基础软件平台和数据工厂等项目,对标全球领先水平,全面提升在四大领域的自主掌控力和用户体验价值。在数据驱动方面,上汽正持续推动产品数字化、体系数字化、生态数字化的建设,加快完善AI算法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网络安全中心四大平台,打造数字化的汽车产品,以数字化赋能研发、制造、销售的全过程,并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智慧交通建设。
3.全球经营
据潘吉明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汽将充分发挥在整车、零部件、物流、金融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体系性优势,实现整车海外出口总量大幅提升,并在全球六个重点区域市场形成相对优势。
4.合作开放
受疫情冲击,全球汽车的盈利和现金储备都面临严峻考验。受逆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将面临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挑战。
上汽将一贯秉承开放、共享理念,持续深化和国内车企的合作,也在加快拓展跨界方面的合作。潘吉明表示,上汽也非常愿意把旗下优质的产业链资源对行业开放,比如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的捷氢、做高精度地图的中海庭、做智能驾驶的科技公司联创、移动出行的平台享道出行、做物流的科技平台安吉物流等,目前都已经启动或者正在筹划,通过混改引进战略投资者。

北汽集团:如何全面提升竞争力
到2025年,整个“十四五”期间,国内汽车销量可能没有办法恢复到“十三五”时期(2017年)的最高峰。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振波近期曾透露他对未来5年汽车市场的判断,总体上“不太乐观”。面临诸多挑战的北汽集团,在这五年如何打算?
在整体发展思路方面,北汽集团将继续奉行从“十三五”期间开始“高、新、特”以及双轮驱动战略,所谓“高”,就是围绕高效益强化高端制造、高端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新”代表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则指强化特色产品和服务,利用北汽企业资源,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发展差异化优势。而双轮驱动指的是智能网联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共同发展。廖振波表示,在电动化大势的推动下,汽车的主要支撑将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先进电控系统等安全核心技术。
在发展自主品牌上,北汽仍然奉行“乘商并举”,在乘用车领域不断打造产品力和销售力以及品牌力,在商用车方面继续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
一直以来,北汽集团在开放合作方面成果颇多。在“十四五”期间,北汽还将以北京奔驰、北京现代整车厂的合作为主,做好与零部件厂家的合作,包括继续推进合作技术共享。廖振波认为,“十四五”期间,汽车行业会有很多兼并重组的机会。汽车行业跟非汽车行业将有更多的跨领域的合作。
在布局核心竞争力方面,北汽集团将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方面做相应布局。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正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北汽将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继续在“十四五”期间深化数字化转型,包括建立好数字化平台,尤其是开源平台等。在客户服务、营销、高端制造等方面应用数字化技术。
对北汽集团而言,“十四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抗风险、求生存、再发展。廖振波表示,我们会在运营管理方面,通过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整个系统的体系能力。作为一家有60年发展历史的企业,北汽集团在“十四五”期间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瘦身”,减少不良资产、富余产能,但在需要发展的领域继续扩张。
在整体结构优化上,北汽集团要推进的重点工作是资源整合和业务优化,构建优势平台,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在“十四五”期间,北汽集团也要重塑企业的组织构架,以顺应未来数字化、智能化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等未来发展方向,人员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通过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将占有率提高,我们的目标是平均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廖振波坦言,对内生型发展而言,这一提高的幅度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广汽集团:科技赋能与改革创新
“十四五”期间,宏观环境的主基调是变化、不确定、复杂和模糊。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认为,全球和中国经济均面临重重挑战,但相比之下,中国拥有更大机遇。未来5年,广汽集团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和合资合作不动摇,持续通过改革创新,强化全价值链能力,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吴松从6大方面具体介绍了广汽集团在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
1.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体系
(1)加快智能网联技术开发,构建智驾技术、智联终端、云平台、智慧座舱及电子电器架构五大支撑平台,掌握AI人工智能、5G、软件定义汽车、大数据、信息安全及整车架构6大核心技术,力争2023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区域示范运营。(2)以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为核心,围绕GEP2.0纯电平台和全新GPMA架构,持续打造高品质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2025年实现自主品牌全系列产品电气化。
2.聚焦主业夯实整车根基
广汽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和合资合作“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对整车板块采取“两优两专一稳一突破”的发展策略,做强做大整车板块。“两优”是持续推进与本田、丰田公司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做大做优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打造国内一流的标杆合资企业;“两专”是充分发挥JEEP、三菱世界级专业SUV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将广汽菲克、广汽三菱打造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品牌;“一稳”是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对广汽传祺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聚焦混动化技术方向,打造差异化新优势,持续推进品牌向上;“一突破”是专注极致用户体验和服务,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加快突破。
3.创新发展移动出行
顺应汽车产业共享化发展趋势,广汽将以“立足湾区、面向全国”的核心策略,聚焦打造大湾区移动出行引领者的定位,着力拓展移动出行细分市场,探索提供“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搭建全新平台,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出行服务新生态。
4.构筑支撑整车板块发展的零部件体系
(1)“自己干”,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解决“卡脖子”难题。正在自主研发的叠型低钴超级硅电池,能量密度达275Wh/kg,量产后将率先进入动力电池“硅时代”;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正有序开展,计划2020年内小批量示范运行;自主研发石墨烯超级快充动力电池,可实现8分钟内完成电量从5%至85%的快速充电。(2)“一起干”,抓住“新四化”发展机遇,顺应软件定义汽车趋势,通过并购、合作、联盟等方式,加快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电子电器等软硬件融合的新兴业务,塑造零部件板块长期竞争力。
5.提升商贸金融服务竞争优势
围绕主业优化商贸业务布局,积极推动业务整合,创新营销模式,做精传统经销商、做强汽车物流业务、做活汽车后市场业务。构建金融生态圈,强化产融协同,为服务汽车主业和实现集团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6.加快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集中资源,聚焦营销数字化应用场景,为业务赋能,以数字化精准营销和个性化特色服务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塑造广汽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打造全价值链智能运营体系,提升整体体系竞争力。通过对“人、车、场”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促进产品/服务数字化以及数据产业化,向数据驱动的科技型公司转型,构建新时期发展新动能。

华晨汽车:为什么选择聚焦战略
“华晨集团没有宏大的战略,却制定了有着极大落地可能的目标。”面临更多生存压力与挑战的华晨汽车,仍然坚信一定会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齐凯表示:“战略执行比战略制定更加重要,战略执行重要支撑是体制机制和团队,华晨未来将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内生动力,提高战斗力。行动是根基,根基牢固才可以发展好。”

未来5年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华晨汽车显然做了诸多考量。“多元化战略不一定有庞大的规模,聚焦战略也不一定聚焦规模小,两者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需要。”齐凯表示,华晨集团曾经也选择过多元化战略,但“十四五”期间更适合选择聚焦战略。
因此,华晨汽车的发展理念是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聚焦主业,将优质资源集中到主业里,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主导产品,发展壮大主业。具体而言,就是聚焦到整车和零部件。
齐凯透露,华晨汽车关于整车业务的目标是,到2025年末,全集团产销量达195万辆左右,其中包括140万辆乘用车和55万辆商用车。这一目标分解为华晨宝马100万辆、华晨中华30万辆、华晨新日10万辆、华晨雷诺金杯15万辆、华晨鑫源30万辆,其他类型整车(含卡车专用车)大约为10万辆左右。
其中,华晨宝马正在进行第三工厂扩建,今年产能会达到55万辆,2022年有望达到80万辆以上。未来包括轿车和SUV在内的8个车型在沈阳生产,沈阳会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现在占22%),占宝马全球产量的25%,到2025年预计实现100万辆。
华晨中华正在打造3个平台,未来将在3个平台累计投放14款新车,国内外市场共同发力,到2025年预计实现年产销30万辆。齐凯介绍说,小车的目标是追求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车平台推动品牌向上,实现较高利润;新能源品牌采用全球理念,实现品牌差异化,改变未来的新格局。
华晨新日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投产第一款新能源车,目前有3个平台、5个产品正在打造,保守估计未来可实现年产销10万辆。华晨雷诺金杯的计划是加快雷诺产品引进,同时加快对金杯品牌产品的开发进度,体现双品牌经营的成果。齐凯特别提到,“我们的合资公司首创的双品牌经营,预计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15万辆。”目前,华晨鑫源公司产销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实现年产销30万辆。
至于零部件业务,华晨汽车定下的总目标是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其中70%来自华晨宝马。据了解,华晨汽车现有的零部件公司有18家,主要分布在两个公司。目前,华晨宝马零部件本土化率只有40%左右。齐凯认为,本土化战略为零部件带来了契机。华晨将推动与宝马合作供应商的合作,在辽宁建立一大批企业集群,实现双方企业及政府各方多赢的局面。
齐凯表示,华晨汽车未来将围绕汽车的各条技术路线,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江汽集团:四个转变与四大举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汽车产品品类齐全的企业,江汽集团即将走过不平顺也不平凡的“十三五”。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的总体评价是,“十三五”期间,江汽集团商用车表现稳定,2020年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乘用车出现一定波动,仍在转型升级的调整之中;新能源汽车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今年上半年也受到行业大势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他判断,在“十四五”期间,受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影响,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稳定发展期。江汽集团未来5年将如何发展?

项兴初表示,在“十四五”期间,江汽集团将坚持“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强化汽车服务业务,完善产业生态链”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4个转变,即推动企业由竞争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由技术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由制造导向向营销导向转变,由销售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并通过坚持技术创新、坚持品牌向上、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深化开放合作等举措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具体到各细分市场,他认为,乘用车市场在“十三五”期间处于发展的平台期,车市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的竞争。“十四五”期间,在经济回暖和消费政策的推动下,乘用车市场销量有望逐渐回暖,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优质产品的供给,将为市场恢复提供内生动力。而回顾江淮乘用车的发展历程,在2012年之前,江淮汽车处于开拓市场、建立体系的1.0时代;在2013-2019年,处于体系精进、能力建设和平台构建的2.0时代。当前的江淮乘用车正全面进入3.0时代,拥有全新的模块化理念、全新的设计哲学、全面的科技智能,未来将继续坚持有技术、有质量、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感知体验。
在“十三五”期间,商用车市场受国标《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治超、国三淘汰、大吨小标治理等政策法规影响,以及2020年的新老基建投资加码等因素拉动,市场终端增换购需求增加,市场整体表现较好。在“十四五”期间,项兴初预计商用车市场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他的判断依据是,当前国三车淘汰将透支“十四五”初期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到了“十四五”中后期,在宏观经济和新的环保政策的拉动下,市场销量将出现回升。
江汽集团在轻型商用车方面,将以引领消费升级、高端制造的潮流,推动品牌向上为方向。继续夯实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舒适性、轻量化等技术基础,大力推动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搭载应用,并打造先进的电动物流车专用平台。对于重型商用车,代表江淮高端化的首款产品格尔发K7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并取得良好的表现。下一步,搭载高端动力和高智能化水平的长头重卡V7将投放市场,并加速全系列产品向更加节能、安全、环保、智能的方向发展,实现中高端的全面布局。
还有江汽集团发力较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项兴初表示,受购置补贴、限行限购等政策驱动,在“十三五”前期实现快速发展。但随着补贴的快速退坡、市场驱动机制尚未形成的影响,在“十三五”后期出现一定下滑,今年的疫情更加剧了市场下滑。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在国家战略导向、技术持续进步、“双积分”新政、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持续完善等因素拉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渐进入市场驱动的发展阶段,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据介绍,过去十年,江淮汽车基于九代技术四代产品迭代,形成了先进的iEV技术平台。在电池热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未来将构建全新专用平台,并推出高续航、高性能、高智能的产品。

比亚迪汽车:技术王道与全球化战略
与众家不同的从业经历让比亚迪对汽车产品及企业发展路径有相对独特的理解和判断。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解释说,“我们在做汽车之前,从事IT、电池等领域,这些领域生存之道,就是技术为王。”在他看来,当前是汽车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交汇点,更是汽车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预计在“十四五”时期,国内宏观经济总体表现有可能前快后慢,2020年前还在6%以上,2020年后仅有5%-6%,增速为高速期的一半左右。受此影响,新增潜在乘用车需求将减弱。汪青峰发现,中国与主要汽车消费国千人保有量存在差距,处于普及中后期,汽车市场远未见顶。未来可能形成高线市场存量升级,低线市场增量释放的格局。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正由“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小镇青年/大叔、Z世代、银发一族、“她经济”、城市新贵等各种人群构成对潮流和品质的追求。如何让更多用户选择自主品牌,成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许多车企面临的重要课题。比亚迪希望基于产品力打造3种“自信”。
1.    科技自信
据介绍,比亚迪汽车刚在今年成都车展上推出了新的动力总成,热效率达到38%;年初还发布了全新刀片电池,并宣布要将“自燃”一词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抹去。此外,还有全新DM平台、高性能碳化硅控制模块、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
“坚持深化核心技术开发,注重核心技术平台化、模块化。后续我们全产品系列都有燃油平台、插电混动平台等。”汪青峰介绍说,我们会在DMP方面推出多种模式,匹配从A0级到C级等多个产品系列。从技术平台化匹配到车型平台化,这是“十四五”以及后续会持续推动的工作。
比亚迪还在结合场景化、智能化,打造更多人机交互和智能空间。“我们并不会将技术封闭在自身体系内。核心产业链会逐步开放,共享相关核心技术。”
2.品质自信
“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在品质上。”汪青峰表示,即以匠心苛求品质,建立完善品质保障体系,包括构筑品质研发体系、品质检测体系、全球国际化供应商体系等。
3.民族自信
“强大中国车是民族自信的表达。”汪青峰表示,比亚迪通过自己的产品将中国文化推向更多文化市场。推出了设计语言,整合全球最顶级的内饰、外饰、整体造型的国际化团队。目前比亚迪已率先突破了80万辆新能源汽车用户,客单价从5.3万元涨到了12.3万元,比亚迪“唐”也是国内首款突破12万辆销量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近期上市的“汉”整个订单已达3万辆。
这种民族自信还体现在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上。比亚迪在整个汽车领域率先布局公交电动化,并引领全球公交电动化变革。目前运营区域遍布6大洲,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座城市。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0年9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