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人事与组织执行副总经理刘懿艳继续立足汽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提交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学科融合的汽车研发工程师培养机制的建议》《关于建立完善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快完善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等,分别聚焦人才培养、消费促进、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建言献策,致力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深化汽车研发工程师培养机制
“在延续去年议题的基础上,今年我提交的建议主要聚焦在深化产教融合、学科融合的汽车研发工程师培养机制。”刘懿艳长期从事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工作,在她看来,在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汽车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这其中,研发工程师是推动技术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应对行业挑战与技术瓶颈的决定性要素。
“尽管教育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依旧在一些方面无法满足汽车产业升级对人才‘与时俱进’‘实用性’甚至是‘前瞻性’的需要。”刘懿艳在建议中提出,要构建灵活的人事制度,增强校企双向流动,通过设立企业教师岗、产业教授岗,吸引“打过胜仗”的企业技术专家和骨干进入教学一线,深度参与教育教学计划,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以应对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中产学脱节的问题。
完善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机制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类零售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0% ,鼓励汽车消费对稳定和扩大内需意义重大。但当前汽车消费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急需研究鼓励和促进汽车消费的有效方法。
为此,刘懿艳提出的建议是,完善扩大汽车消费的长效机制,制定为期3-5年的一揽子中长期支持措施,减少对临时性刺激手段的依赖。同时,切实减轻汽车消费者的负担,可以首先从消费者感知度最高的车辆购置税入手,建议将车辆购置税税率从10%降至5%。
“另外,我建议可以参考住房、教育、养老、育儿等其他重点民生项目,将购买汽车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比如对当年购买汽车的个人消费者,按照购车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定额扣除。”刘懿艳说。
完善自动驾驶汽车法律法规体系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具体到汽车领域,继电动汽车之后,自动驾驶汽车也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考虑到部分企业已具备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能力,并表达了能够早日量产上市的意愿,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支持力度尚显不足,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规模化应用仍面临着较大障碍。
刘懿艳建议,健全完善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体系。“国家层面应加快立法进程,修订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细则,明确上路通行规则和事故责任认定标准等,根据技术发展和形势变化,持续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地理测绘等相关法律。”刘懿艳表示,同时要优化实施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政策,并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标准制定,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标准指导以降低风险。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刘懿艳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份建议都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必须认真对待、深入调研。“在撰写建议的过程中,我一边学习国家关于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另一边也通过实地走访、行业会议与论坛、用户对话等方式深入调研,对行业最新动态、热点议题、产业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与期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刘懿艳说,接下来她将把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带回企业,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