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汽车消费超越房地产,成为消费第一支柱。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突出位置。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深刻准确,部署工作明确具体,讲出了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讲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站得高、把得准、谋得实,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是一份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谭文英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利好汽车等各领域的消费。当前,更需要在营造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去年,国内汽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680万辆,直接带动汽车销售额攀升至9200亿元。同时,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全年平均渗透率达47.6%。
“包括汽车在内的以旧换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拉动了内需,也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谭文英表示,为更好地促进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打造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政策体系,以此为基础来推动转型升级。她认为,有了良好的标准体系,才能更好地引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促消费,除了做好上述基础工作,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是营造环境的重要条件,而且与汽车等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这需要多措并举。”在她看来,其中,既需要加大力度规范一些行政行为,也需要努力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充分竞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者,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振消费’相关内容感触颇深。”谭文英表示,报告从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市场监管部门助力消费提质升级指明了方向。她提出,下一步,要在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上下功夫。我们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为多领域多元化服务供给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她认为,要在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消费也将从中受益。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优化监管流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发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
其实,从汽车市场看,如今的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更加明显,对汽车产品的性能、品质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汽车企业不能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那么消费者就不会去买单。
对此,她表示,还要在加强质量建设、提升消费品质上下功夫。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增加优质供给。我们将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用心建言助推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加速,技术创新及技术成果、知识产权转化,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在谭文英看来,尽管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数量不菲,但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汽车行业也是如此;而且,知识产权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介入从创新到产品的全流程仍不够深入;也缺乏有影响力的综合交易平台。而企业在办理知识产权业务时,因不熟悉办理渠道,导致人力、物力等交易成本增加。
“应对标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做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谭文英提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能直接决定着知识产权功能实效的发挥。应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核心,推动企业加强专利战略布局,深入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技术和市场相融合的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专利质量管理和评估,做好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实施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建立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评估逻辑,实现由在项目结题、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指挥棒导向下申请专利,向从产业应用和市场竞争需要出发申请专利的根本性转变。
她建议,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优势产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在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开展专利布局。
面对人工智能日益广泛的应用,她认为,要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加大对战略前沿技术、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企业更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促进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于汽车,汽车也在逐渐成为一个智能终端,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从实际层面看,只有让新技术、知识产权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升级的新产品,才能为汽车消费赋能。在她看来,这就是“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