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关对接、展示等活动,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其中,在3月27日下午举办的“主题分会场一:智能网联商用车‘车路云一体化’”上,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智能驾驶专家主任工程师李洋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各位同行,各位领导,下午好!我结合东风商用车的一些理解和落地的情况,结合后面车路云一体化的一些思考,跟各位同行分享一下,我们多多一起讨论。
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刚才前面领导也都说到过,对于商用车的驾驶辅助,或者是自动驾驶标准法规的趋势,不重点说了。刚才领导们也说到,我们在2024年结合单车智能、车路云一体化,我们国家、各政府推出了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试点,其中在湖北包括武汉、十堰,在这里面实际上对武汉和十堰车路云一体化的实践,我们东风集团,包括东风商用车也在一起策划,怎么在城市试点这个里面来落地商用车的车路云一体化。
我们先讲下趋势分析,这个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分享,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们也看到在现在乘用车行业里面,对于车路云一体化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商用车相比乘用车的发展在技术迭代有可能会慢一点,但是整个技术发展趋势,至少从目前来说是趋同一致的情况,包括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应用和研究的趋势。
在商用车这个行业里面,更多是客户价值驱动和场景驱动,在这个场景下,这一页也是目前商用车的整个共识,包括干线物流客户的需求,包括港口的、矿区、环卫的,还有小型的移动机器人,包括客车,也是目前商用车行业里面在做的,不管是组合的辅助驾驶还是无人驾驶,基本上都是围绕这几个场景来展开。
下一个部分结合东风商用车已经做的部分,来跟大家介绍更多是单车智能的状态和产品形态做一个分享。第一个部分,东风商用车主要做的一个细分市场,就是高速干线这个场景。因为高速干线这个场景的话,一些大客户,包括司机,大客户对运营成本、安全各方面都是比较看重的,所以在这个场景下这个需求近两年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从2023年的时候国内市场大概是500台左右,到2024年全年是1000台,今年大概是3000台到4000台的需求。
现在这个市场在商用车这个市场里面是量比较大的市场,在这个需求里面客户更多是安全、减员和节油。目前商用车平台,包括燃油总成,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功能,系统方案相比乘用车是有比较大差距的,牵引车的车身的结构,包括它视野覆盖的需求,相比于乘用车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整个方案,还有做的系统架构都是有差异,但同时这里面有一点,跟后面讲车路云一体化也有比较强的关系。商用车可能也会注重节油策略的开发,乘用车更多是以电动去做,商用车更多是以当前燃油、燃气在干线这个场景下为主。
这是我们目前实现的场景,截止到目前交互了1000太台左右,运营里程是2亿公里,在行业里是处于领先地位。
下面说两个类似于封闭和固定场景下东风商用车的一个状态,一个是井下矿区的场景,这个也是结合湖北省的客户资源需求,主要是做的宜昌井下磷矿的开发,主要是以激光雷达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实现矿下单车的功能和运营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是在宜昌结合客户的需求做运营和测试,在这种场景下做单车开发,包括差异性专项化的仿真验证,以及车辆化的平台开发,这就跟刚才说的这种干线有点不一样,它需要是单车平台调度的开发。
第三个场景就是环卫,这个场景下相比行业里其它公司起步并没有那么多,因为主要在前期聚焦在干线、矿区这个场景,同时结合华为场景,将前面两个场景的技术和方案进行迭代化的移植和适配。
这个场景下更多是基于新能源环卫车的平台去做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开发。这种场景下,包括刚才也说了,更多是结合前面两个场景下的技术积累去做场景适应性开发,包括单车开发和平台化的开发。
前面更多是讲东风商用车现在的产品形态,在开发过程中考虑怎么结合车路云一体化有哪些痛点和难点的地方是需要结合性去解决的,我们可以来分享一下。一是干线物流场景,干线物流场景下,因为商用车又比较大,包括刚才说的传感器布置的情况下视野是受限的,因为本身车辆是燃油车,包括执行系统都是气压的,它的响应相比乘用车是比较慢的,它对车辆性能影响更大。比如说交通拥堵场景,比如说匝道汇入的场景,分合流对后项的场景是不足的,对主干道的要求要求可能更多。在这种场景下目前以单车来做的话,在特殊的场景下性能相比乘用车的体验是有一些差异的。
现在考虑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节油。节油类似手机导航一样,手机导航可以在城市工况下考虑去做,在全程1000公里情况下最优的车速分布是怎么样的,作为单车智能的参考测试。结合交通流、天气的影响,这个在下一页有更详细的说明。第二个是超视距下的安全与舒适,做到决策和控制的体验。
对于节油来说,我单独把它拿出来讲,现在在车上做的更多是下面这种单车智能节油的考虑,对于乘用车的这些现在已经在做,类似于刚才说的基于大客户物流时效的要求,在这条路线上最优的车速的规划是怎么样,这个是我们考虑的一个点。这个在最后的展望也会说到一点,未来要去做端到端的话,司机去做节油型驾驶行为是很大的,这种去做商用车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最后展望的地方也有一个点来说。
前面讲了干线场景,讲矿区场景,做单车和挖机协同,跟露天矿也比较像,跟我们现在露天矿去做交互、协同,方案是一样的。在下面的场景下,井下的矿区是单行道,容易在交叉路口和会车区车辆会形成堵点。第一个有人开的和无人开的它需要通过平台调度管理。第二个在交叉路口,也是参考城市工况下去做。
另外就是环卫场景,这个场景下并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实际上它更多是类似于城市道路下乘用车的车路协同的一些点,这个跟我们乘用车几乎没有太大差异性。
最后说到的这个里面,对后续的总结和展望,一是决策优化,刚才说到商用车未来也会去做基于数据驱动的形式,但是以现在对于驾驶员行为分析去做深度思考的话,这些大车司机对于节油考虑每个人的行为差异是很大的,但是有可能节油效率都不错,哪些效率放在平台去做,哪些是数据驱动去做分析和开发。
另外,这里面有一点刚才没有讲到,行业里也有做1+N的卡车界面,东风商用车在这块没有做太多的工作,这个地方在前面的不管是分析还是分享这块就没有去做说明。
结合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做的车路云一体化,总结一下,它对商用车场景下产品的性能边界和性能工况是有更好的提升和拓展,不管是干线物流,包括节油的,包括专用车矿区和环卫场景下的体验,包括它的效率都会有所提上。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各位!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