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邵华:企业履责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编写的《2020-2021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以“聚”为线索,从“聚力”、“聚合”、“聚心”、“聚智”和“聚情”五大履责实践方面来展示和总结中国汽车行业在各领域的履责成果和特点。
“未来可持续发展将变成一种竞争壁垒和手段,具备这种能力和力量的国家和企业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由此,社会责任将成为一项国际规则。”作为组织编写该报告的负责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接受《汽车纵横》专访时说,“在社会责任方面,国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该认识到,做好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之类的事情是有必要的。”
据了解,自2015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开始组织编制《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据李邵华介绍,今年初报告编写组为深入挖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潜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再次开展了面向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等整车制造企业以及零配件企业、汽车服务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相关素材征集工作。在素材征集与编写过程中,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所以该报告涉猎面进一步延伸到广大零配件企业。
根据近年陆续分布的《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情况,李邵华认为,汽车行业企业履责时在五个方面的变化比较明显:一是对社会责任理念的认识日益加深。“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运营机制逐步融合,全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制度化与常态化。”二是积极开展新能源和智能技术创新。“聚焦新能源技术和智能技术创新,通过跨行业合作,携手多方共同促进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三是高度重视客户满意度。“以用户满意度提升为目标,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模式,竭诚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四是全面开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对汽车产品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引领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五是着力构建社会责任生态圈。“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供应链管理,引导上下游企业开展履责实践,共同打造责任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社会责任应纳入可持续发展体系
其实,在国内,很多人还习惯性地把企业这种履责行为称为“社会责任”,甚至可能有人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就是捐款捐物等。而在国外,通常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李邵华说:“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过程,是企业持续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目标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或工作对行业或者企业来说范围是极大的,它覆盖了企业内部所有事务,也涵盖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领域。”
毫无疑问,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李邵华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存在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对企业而言,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根本目标,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也正相关。因此,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无形中就会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品牌美誉度,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从长远来看,这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门槛,也是一种优势,需要企业不断摸索。社会责任应该纳入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从宏观角度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可大可小,但从具体实践角度而言,它还是有相应的规则和标准。据李邵华介绍,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标准。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等;国内有GB/T 36000《社会责任国家标准》、GB/T 39604-202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39653-2020《在管理体系中使用GB/T 36000》等国家标准。电子、纺织、通信和食品等行业也建立了相应的行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企业可以根据所在行业情况,选择参考国际或国内标准来评估自身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
“中国汽车行业近些年来已经有一些标准化管理办法,但尚未编制本行业的社会责任标准,导致汽车行业企业在履责过程中缺乏行业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指引。”李邵华说,“我们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为此,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成立了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促进委员会。今年,我们完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和《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立项和启动会,希望在今年内能出台行业的社会责任标准,给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引。”

不能把履行社会责任当负担
其实,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企业而言这也是一种投入或者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
“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但企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践行社会责任。这要求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来提升经济效率,同时扩大对环境和社区的积极影响。”李邵华说,“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的确是一种投入或者成本,但在投入的背后也为企业带来多种商业优势。比如,有利于加强合规管理,规避潜在风险;有利于把握利益相关方需求,引导企业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传递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提振市场声量等。”
在李邵华看来,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其收益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性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为平衡两者关系,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过程中践行社会责任,解决社会当前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赢得更为长期的利润,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李邵华提醒说:“企业不能把履行社会责任当成负担,而应该把它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和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环境和适应更多元的国际化要求。”

社会责任认知有很大提升空间
不过,目前行业内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还参差不齐,不少企业对其还局限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部门,没有上升到更高管理层,也没有真正上升到企业文化层面,甚至没有意识到把自身发展与利益相关方发展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但近年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还是有相应的改观。比如,国家提出的蓝天保卫战、环保治理要求等提高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发现,仅仅宣传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做出其他贡献。李邵华说:“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仅仅做好自身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时间管理等是不够的,还要与供应链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发展,才能有效地应对全球性突发危机。只有产业链利益相关方都好,自己才能更好。这也是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的重要原因。”
从目前行业内情况来看,作为全球化公司,一些合资公司和外资公司在系统地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走在前头。同时,整车企业做得也相对较好。比如,他们所编制社会责任方面的报告通常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报告,而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企业还没有到国外去发布过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与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比还比较小有关,所以未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李邵华说:“在社会责任的认识方面,现在不少企业还是被动性接受,主动性不够。”比如,邀请专业机构到公司做包括社会责任在内的相关培训比较少。“这种认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当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相关矛盾,大家的认识才会更深刻,也将自然由被动转变成主动。所以,推广社会责任理念的意义非常重大。”
当然,在社会责任方面,简单把国外那套东西搬过来也是行不通的,即使把它们写进了公司的文件里,也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李邵华说:“希望汽车行业企业对社会责任更加重视,体系化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并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责任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1年6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