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 > 市场分析

杨中平:为自主芯片提四点建议,国内车企要给予国产SiC一定的应用份额

今年适逢“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汽车工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中汽协会统计,今年1-10月,我国汽车销售2058.7万辆,同比增长5.4%,实现平稳增长。但同时,从去年年底开始的“芯荒”也暴露出我国汽车产业链还存在明显短板。

当下“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然明朗,对汽车芯片的产品性能和市场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与此同时,受制于芯片产业技术壁垒高、产能投入大和回报周期长等,我国芯片严重依赖于国外芯片,尤其是车规级芯片显得更为突出,自给率不足5%。国内车规级芯片在产品技术、制程工艺、上车应用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上国外芯片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厂长期合作,形成较强大的绑定关系,行业壁垒较高,国内芯片进入难度较大,发展缓慢。培育、发展我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已迫在眉睫。对此,提出以下意见及建议。

一是国内汽车产业企业要有责任、有担当,敢于先尝先试先用。近年来,有些国内半导体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其产品已逐步上车应用。整车企业展现出了责任和担当,敢于先尝先试先用,下一步还要加大国产芯片上车应用,扩大其市场份额,提供技术迭代升级的发展环境;国内零部件厂商作为衔接芯片和车企的中间环节,在推动国产芯片扩大应用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国家应建立相应的保险机制、容错机制等,给予国产芯片更多的市场和应用空间,以培育、促进我国汽车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二是多方融合创新,掌握电动化智能化架构下先进芯片主动权。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从传统分布式ECU架构向域控制器的集中式架构演进,如特斯拉多域控制,其电子电气架构将实现前所未有的高集成度。芯片企业要集技术、资本、政策等优势力量,发挥半导体行业的核心作用,加大对先进芯片的攻关。从芯片设计阶段开始,车企、零部件和芯片厂商就要协同合作,共同探讨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方法结构、安全要求和应用需求等关键技术指标。

三是布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力争实现与世界同步。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爆发式增长,销售完成254.2万辆,同比增长1.8倍,渗透率已达到12.1%,还将快速持续提升。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功率器件,新能源时代将是SiC的大舞台,SiC具备耐高压、高续航的能力,可用于驱动和控制电机的逆变器、车载充电器和快速充电桩等,已开始被国内外新能源头部企业批量使用。目前SiC在全球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内SiC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不大;同时,其制造环节对设备要求相对较低。在新能源汽车大局和国产半导体崛起契机下,国内企业已布局SiC设计制造,国内车企要给予国产SiC一定的应用份额,以支持其发展壮大,助其在第三代半导体竞争中赢得先机。

四是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外先进半导体企业合作,营造半导体发展的良好生态。必须承认的是,国产车规级芯片与世界先进芯片产品还有较大差距,芯片产业依旧是国际化、全球化产业。要解决当前汽车芯片短缺,既要坚守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理念,集中力量有选择性地攻克核心芯片技术,同时,在国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应当持开放态度,加强引进国外半导体企业投资力度,带动产业发展。其最终目的是降低对外依存度,保证在关键时刻不被“卡死”。

总而言之,只有芯片企业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形成高度协同并快速应用机制,共建汽车芯片产业链,才能筑牢我国汽车产业链,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汽车纵横》杂志2021年12月刊“刊首语”,作者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