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海:关于以国家力量推动解决车规级芯片供应紧张的建议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将围绕汽车芯片荒、制造业用工荒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以下内容为《关于以国家力量推动解决车规级芯片供应紧张的建议》原文。

 

  背景: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底层技术的不断成熟,正驱动下游制造业等细分领域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芯片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正作为技术革新的核心驱动,需求持续稳步增长。
  据预测,2025年全球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300亿美元。从垂直细分领域来看,全球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正迎来巨变转型,持续提升对芯片的需求量,其中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拉动芯片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数据显示,未来5年,汽车芯片复合增长率约10%,增速位居第一。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叠加地缘政治危机、国际贸易战、经济逆全球化等因素,当前全球范围内芯片短缺正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因芯片原因减产约1000万辆,其中中国约减产200万辆。国内汽车芯片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疫情期间芯片企业对于需求的错判,备货量和产能调配严重不足;二是汽车芯片因生产周期长、8英寸晶圆等原材料持续紧缺造成整体产能不足,同时因为汽车芯片项目投资收益低,芯片厂商对于汽车芯片的生产线扩产意愿相对较弱,此外汽车芯片专用制造设备因利润率低、供应周期长也存在持续短缺;三是全球疫情以及突发天灾,包括日本火灾、地震,美国德州暴雪等,造成芯片供应链被迫停产,持续恶化全球芯片的供应能力;四是疫情影响下,智能移动终端、网联设备等消费电子设备需求暴涨,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产能份额;五是汽车芯片主要制造链在国外,国内没有完整的生产、封装、测试链条,导致中国汽车芯片产能控制和调节能力差。
  现状:
  当前,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实现进口替代迫在眉睫,已经成为国家产业重要战略方向,加快实现车规芯片自主可控时不我待。但芯片产业短期内无法一蹴而就,汽车芯片“断供”问题单纯利用市场手段难以有效调节,需要更多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以国家的力量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崛起。
  国家层面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包括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计算平台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着力推动突破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作为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的重要一环。同时工信部也在持续组织有关力量着力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包括成立汽车芯片创新联盟、搭建芯片供需交流平台、编制芯片技术手册、惩处芯片囤货抬价等,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距离从根本上实现汽车芯片自主可控发展还有较大距离。
  建议:
  实现国产汽车芯片自立自强、自主可控是我国汽车产业从数量高增长向内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直接决定我国汽车产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因此建议:
  一是从国家部委层面下设汽车芯片主管部门,制定汽车芯片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同时协调资源、统筹管理国产汽车芯片的研发、制造及应用等,确保国产汽车芯片积极稳妥高效发展,尽早实现国产替代。
  二是积极引进国际领先汽车芯片制造企业来中国投资建厂,从政策、资金、配套等多方面推动外资芯片产线国产化项目快速落地,迅速形成车规级芯片生产和配套能力,以缓解当前国产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
  三是鼓励整车企业与芯片企业跨界携手、联合创新,积极推动研发创新、产业化创新、管理创新等,政府出台研发补贴、税收减免、金融贴息等政策,加快推动实现“芯片上车”。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