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杨:天工CAD——以“高铁模式”打造国产高端三维CAD

  2023年11月3日,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大会以“聚软件之力,创数智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属单位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共同承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协办。紧扣新时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汽车软件发展要求,本次会议设置了“1场大会论坛+4个主题论坛”,旨在打造汽车软件领域开放、高端、权威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其中,在下午举办的“共启汽车工业软件新征程”主题论坛上,新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CTO陈志杨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非常开心,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感谢协会,感谢秘书长。刚才我听了前面几位嘉宾的分享,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因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新迪是一家国产三维CAD软件公司,我站在汽车软件的论坛里我还是有点小恐慌的,因为照我的了解目前国内车企所用的软件应该都是国外的,那么从设计软件来说我们国内除了日产尼桑用NX,剩下都用Catia,我今天站在这里来讲这个国产高端三维CAD软件,其实对于我们汽车的用户来讲我还在努力往上够,但是我今天很高兴的一点是什么?我发现我们前面的伙伴们对我很有启发。
  我们作为设计软件的厂商,包括天喻作为PLM的提供者,包括迈曦作为仿真软件的提供者,我们可以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完整或更好的解决方案向我们汽车主机厂提供产品,主机厂话语权都是非常大的,我们说国产软件的事情肯定不是一家能做的,一定要把整个链条打通我们一起来做。我刚讲我今天非常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自己是新迪联合创始人,我做三维CAD软件有30年的时间,我93年本科毕业就在做三维CAD软件一直到现在。我自己是浙大博士,很高兴和崔老师是校友,本科硕士都是湖南大学的,今天很开心。
  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情况,关于新迪数字。在座大家听到比较少一点,我们一直做三维CAD软件,公司2003年成立,公司有20年了,我自己做了30年软件开发。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做三维CAD软件,大家会说我们并没有听说过你们的三维CAD软件,确实,我们在前面十几年我们都在给别人做开发,我们帮SolidWorks做开发,帮MSC做开发,我们所有的开发都是作为原厂做开发,不是二次开发。
  前面十几年我们都在给别人做开发,从2017年开始我们逐渐转为新迪自己的产品开发.应该说在去年(2022年)我们做了一件对于我们国家工业软件我们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去年收购西门子SolidEdge三维软件原代码,这个基础上我们快速推出自己的三维CAD软件,就是前面讲的天工CAD,这是公司大致发展过程。
  我们公司创始人叶修梓叶博士是SolidWorks的初创团队成员,也是SolidWorks的首席科学家,就是说其实SolidWorks这个软件是在叶博士下带领下由SolidWorks团队完成。叶博士2001年回国,2003年成立了这个新迪数字,这是我们公司创始人。
  目前来说我们公司三百多人,三百五十人左右,有硕士、博士,相对来说做CAE领域对于人的学术要求非常高,所以刚才讲做仿真软件的没有博士玩不转的,我们稍微差一点,我们也有一些博士,三维CAD是跨学科的产品,有计算机、数学、机械、力学,我自己学机械的。我们是这样的情况。
  从新迪公司的核心技术里讲,那最有价值的或我们认为最独有的就是我们在大型复杂工业软件架构设计的能力,因为新迪前面做了15年给国外的顶级CAD、CAE软件做开发,对这些产品的架构我们有深刻的学习、了解、实践的,而我们都知道软件架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从我们公司、我们新迪来说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一个核心技术能力。另外对于三维CAD来说我们自己做了这么多年,我们从底层算法到上层应用上都有非常好的一个实践,这是我们的大致情况。
  说到天工CAD,刚才我也讲了,我们去年收购SolidEdge原代码,去年9月20日完成和SolidEdge的交割拿到原代码,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对于CAD来说,特别是三维CAD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应用软件,从国产替代角度,国产CAD来说有人说“高铁模式”。大家都知道高铁从买、消化吸收到创新,我们认为三维CAD也是这样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路径,会相对比较合理一点。
  之前有很多次有同行问我,也有投资人问我,你们新迪成立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自己不做三维CAD软件,其实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说我们自己可以做,我也有能力做,你要等我20年才能做出来,没那么容易。我们现在拿到了这样一个,我们引进了这样的一个国际主流的三维CAD软件,产品能力这么强,我们在这上面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让它更符合我们中国工程师、中国用户的使用。那不是更好吗?所以我说这样的一个模式对于我们这样的工具软件来说,对于设计软件来说是一个非常应该说从我们现在情况来说要做替代也好,要面向国内的用户服务也好,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方式。
  所有的用户其实他们关心的是你的软件能不能用、能不能符合他的需求。所以我们说为什么叫国产的优势在哪呢?国产优势建立在第一用户要说能用,然后才是好用。我们现在大量的我们说用户用的是国外的软件产品,那么应该说是在能用的这个层面上,好用,现在大量的客户反馈到我这里,用户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国外厂商,原厂不会做任何定制化开发的,我们所有的需求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国内公司做第三方的插件开发,我们自己在当时做SolidWorks开发时感受非常明显,国内的用户曾经找到过我们说你们做SolidWorks开发能不能做这些功能,我说我当然可以做,但总部给我的任务里根本见不到中国的用户任何反馈。所以我们说能用、好用要往前走一步,当然我们有自己的这样一个国内的研发的团队,这样的公司就可以更好为客户服务。
  从新迪天工来说我们对标国际主流国产三维CAD软件,本身SolidEdge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1996年第一个版本产品发布,目前全球有二十多万的企业用户在用,这么一个主流产品一定是具有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产品能力,经过充分的用户验证,同时我们自己有很强大的技术能力,能够让我们的软件做的更好。
  在我们整个三维CAD软件里从产品层面我们面向用户时我们永远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因为我们的用户永远手上有一款国外的三维CAD软件,当我面向我们的客户时我怎么告诉他我们的天工非常好,你愿意试一下吗?用户应该说现在来说还是愿意配合的,说我可以试一下。我们产品的功能,包括这里列出的标准版和高级版,应该说具备了完成产品结构设计的所需要的全部的功能,但是真正我们的产品在面向客户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拦路虎”式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对新迪天工来说,第一我们要解决各种不同格式CAD文件的读入编辑,读进来不能改用户是有意见的,我们在天工里采用的直接建模技术,读进来可以进一步的让用户在我们的软件里进行修改,前面我也讲了,大概率别人已经有三维CAD软件我再进去,所有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原来的数据怎么办,这是我们要给用户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历史数据重用,我们支持读进来并且支持可以改、编辑,那么第二个我们叫做成套数据的迁移,还是这个道理。
  当你用户用SolidWorks时它的数据怎么在我的天工里能用,一个产品是很复杂的装配体,装配体间有各种联系,把联系保持住,天工里读进来并且相关联的零件、工程图的关系,装配品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能保持住。从这点来说对用户来说他所谓的历史数据重用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容易迁移到我们天工里来。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保持装配模型中异构数据的关联性。用户用其他的国外软件,例如NX或SolidWorks,它的私有格式模型可以直接插入到天工装配体中,如果你在NX里把原来的模型改了没关系,天工里自动拿到这个更新的信息,在天工里面我也同样把这个模型进行更新,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两个软件进行设计,同时装配。从这些点上来说当我们面向客户时,要解决客户最重要的一个入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他连用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解决这些所有的问题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建立在对于原来的一年前拿到代码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们在这方面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要走的路也还很长。
  另外一个关于协同设计,这部分跟大家很快讲一下。从我们来说,我们自己是在做CAD,但CAD本身是一个工具的软件,我们的轻量化技术展现出来在浏览器里查看三维CAD模型,可以对设计结果三维模型进行测量、进行一些交互的协同批注。因为在所有的企业里,设计模型或设计产品的这个人群是占少数,而用这些三维模型的场景、人群才是多数,从我们来说我们说提供这样的一些灵活的轻量化的技术,不管你主流的这些三维CAD格式模型都能支持,这是从我们云盘这样的一个产品来讲支持到用户在便捷地协同分享场景,包括在线评审,真正实时三维模型在线评审,可以直接通过会议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一些操作,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这些产品和工作应该说我们都是围绕着什么点呢?围绕着替代或者说围绕着如何把我们的国产CAD软件更好地让用户能用起来的这样一个场景。
  今天我非常高兴,我们在汽车行业这么一个国外软件通吃的情况下,我们有勇气来成立这样一个协会,能够把我们国产软件一点一点地推进汽车行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当然自己也很有信心,我们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在若干个场景逐步地让大家用起来我们的国产软件。
  好,我今天的演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v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