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高端访谈

师建华:五大不利因素、六大历史机遇,零部件行业发展何去何从?

2019年10月22日-10月24日,“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 创新 突破—共建中国汽车产业链新生态”。在会议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接受了媒体专访,对大家所关注的零部件行业的热点问题给予解答。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师建华

五大不利因素制约我国零部件行业发展,依然落后于整车

《汽车纵横》: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

师建华总体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在产业规模、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8年零部件制造业仍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全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万亿元,同比增长4.2%),但我们同时也要认清形势,目前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依然落后于整车,需要面对利润下降、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外资品牌占据核心零部件产品市场等一系列问题。

一是企业利润空间收在我国汽车产业低迷的背景下,2018年零部件行业经济效益走低。截止2018年底,根据对13019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统计,利润总额2506亿元,下降2.3%;亏损额增长明显,比上年同期增长48.2%。从136家上市公司2018年业绩来看,整体盈利水平均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企业占比接近30%。受汽车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物流、汇率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盈利水平不容乐观。

二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虽有改善,但结构仍需完善。我国汽车非关键零部件领域市场集中度极低。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中虽已出现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但更多的国内零部件企业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领域,且分散重复。

产业集群多而不强,专业化水平偏低。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分散,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产业集群区产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系统集成能力薄弱,尚未体现为整车配套的优势和专业化集聚效应;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偏低、产品不成系列或系列发展滞后,总体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三是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拓展道路依然艰难。在产品贸易领域,我国零部件出口的产品仍为品牌附加值低、性价比高的产品为主,以零部件及功能件为主体的出口产品体系正在形成。虽然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有所发展,如发动机整机,但很难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有待提升。

整体上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海外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我国是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大国”,但依旧不是“制造强国”,国内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缓慢,全产业链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仍需政策的有效引导和支持。

四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给零部件产业带来影响。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美国的零部件每年大约有100亿美元的规模,仅次于墨西哥,主要出口产品是车轮和轮胎等,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发动机部件、变速箱、汽车电子部件等高附加值零部件,进口方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美国加征关税不仅会打击中国本土制造商,还会打击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制造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中约有70%为三资产品,其中美资企业占比约为35%,总额高达50-80亿美元。另外,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中国投资环境带来影响,对美贸易依赖性大的企业或将业务转移搬迁到第三国,不利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

五是零部件企业在给整车企业的配套业务中,整车企业的结算周期过长,结算方式落后,加重了零部件企业的负担,提高了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成本。零部件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在与整车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大多处于劣势地位,而整车企业往往依靠强势的市场地位强迫零部件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或者迟延支付零部件企业的款项。该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承受高额的贷款利息,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研发是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成功的基础

《汽车纵横》: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汽车零部件行业,尤其是传统零部件更是不例外。那么,我国零部件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师建华:近年来传统零部件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技术的研发与突破,寻求转型升级。其中,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大量增加。我们关注到,在研发经费投入较大的零部件企业中,潍柴动力,以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产品为主,是典型技术密集度高的企业,大量投入研发活动是其获取持续创新竞争力的源泉。华谊集团,零部件产品主要是双钱轮胎,全钢胎具有规模优势,全钢载重胎位列行业前三。华域汽车,产品面宽,覆盖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主要产品,在国内处于汽车企业龙头地位。均胜电子,主要业务包括内外饰、汽车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

在传统零部件领域,中国零部件企业取得不错的成果。万里扬CVT25在2018年6月15日正式下线,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变速箱的垄断。盛瑞传动发布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驱混合动力8挡自动变速器(8HT)。东安动力开发出节能减排的M16K发动机。长城7速双离合变速箱最大扭矩可承受450牛•米,而传动比范围达到7.99,超大传动比超过了大多数CVT变速箱,综合传动效率为94.41%(最高可达98.87%)。星宇股份辅助远光(蓝转白激光)前照灯及第二代OLED后组合灯研发成功。

可以说,技术上的突破是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是否成功的基石。

我国新能源零部件核心技术与国外相差不大

《汽车纵横》:在新能源零部件方面,比如说电池、电机、电控,包括一些上游产业链,如电池材料等,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在核心技术的掌控方面,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有多大?

师建华:目前,我国新能源零部件在动力电池、智能电驱系统、插电混动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动力电池方面,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取得明显进步,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大市场主体产品性能明显提升,同时富锂锰基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研发取得一定突破。国内已经具备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要求的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产能已经实现自给,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相当。

如,宁德时代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核心技术有:电芯安全部件、单体电芯导电片、铜铝复合极柱、极片辊压拉伸等。北汽新能源e-Motion Drive 2.0智能电驱系统有效降低故障率,保障车辆安全的同时,让车辆在动力输出、电池效能等方面也都得到提升。比亚迪第三代DM插电混动技术不仅在性能上再度提升,也提供了更加精细的动力输出。

我们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是因为我们国家在大力支持,创造了很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给予了我们的企业一些机会,给予了我们试错的机会,这种良好的政策市场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得我们的一些零部件企业得到了锻炼。

芯片、雷达、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也取得一定成果

《汽车纵横》:电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共识,前面我们谈到了电动化的发展已经与国外差距不大。那么在智能化方面,零部件领域又有哪些技术创新和突破可以跟国外抗衡?

师建华:首先是芯片上的突破。我们知道智能汽车多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多种类多数量的芯片,2018年国内企业在芯片研发上取得突破。如比亚迪推出的IGBT4.0,在芯片损耗、模块温度循环能力、电流输出能力等诸多关键技术指标上都占优。

同时,众多公司在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速腾聚创不仅拥有32线机械激光雷达产品RS-LiDAR-32的量产能力,并且在去年推出了MEMS固态激光雷达产品RS-LiDAR-M1。再比如,禾赛科技的40线激光雷达Pandar40,已与百度、蔚来汽车、智行者、驭势科技、Roadster.ai等公司合作完成早期客户共同测试。

另外,随着互联网、云端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功能越来越丰富,很多汽车厂家和供应商完成了智能驾驶舱的研发。国际大型车企和汽车零部件厂商对智能座舱的运用和推广,让自主品牌中的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企业对智能座舱产生了极大的关注。自主品牌车企为了凸显自身产品的差异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纷纷配置智能座舱电子产品,使汽车座舱更加智能化。如2018年车展红旗智能驾驶舱汇集智能驾驶、AI、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智能远程遥控体验等多样现代智能技术。

零部件行业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趋势

《汽车纵横》:“危”和“机”往往是并存的,虽然我国零部件行业短期内面临着利润下滑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机遇肯定也是有的。那么,零部件行业将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师建华:一、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为我国零部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汽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全球汽车配套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出口国之一,全球化、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良好的国际汽车全球化采购趋势为我国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极佳的发展环境。

二、“新四化”为中国零部件创造新的突破口。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汽车四化”趋势的带动下,国内外零部件企业加速变革,重新寻找自身定位。国内巨头零部件企业在海外收购的基础上逐步深耕产品和技术的本土化发展。数据显示,在中国零部件百强企业中,约21%的企业海外建厂,11%的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同时,汽车产业变革推动了零部件领域新势力的崛起,为我国零部件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良好时机。例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助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发展,2016年-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占到全球的65%、62%、59%。预计在未来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汽车电子行业、精密器件制造以及汽车智能化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生产技术革新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我国整车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这种竞争形势促使整车制造商新车型、新技术的推出与产业化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革新成为各汽车零部件企业满足整车制造商竞争需要的必要条件。如,为满足整车研发周期缩短、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介入对方研发过程的同步开发趋势,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开发过程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领域的发展方向。

四、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并购重组活跃,行业整合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较低,与销售额高达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中国零部件企业规模明显偏小。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未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的零部件企业集团。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比整车更急迫,如果没有大的零部件企业出现,成本下不来,质量上不去,整个行业的发展就会极其困难。国内零部件企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

五、整零关系逐渐改善,与整车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是产品开发主要方向。建立和谐的整零关系,需要一定的战略和具体实施步骤。其中,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最基础的是标准体系和开发流程。也就是说,整车企业要有完善的标准体系,零部件企业要依照要求建立自己的开发流程。双方接轨,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从而稳定地制造出满足整车企业质量要求的产品。整零之间需要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标准,逐步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这样长期努力下去,才能最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

六、关键零部件技术革新将带动汽车产业发展。未来,以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方面的关键零部件技术革新将引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将支撑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能量管理系统支撑。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发展,零部件方面电子电气系统的革新也正在进行,且需要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与计算能力作为支撑。此外,用户日益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及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电池能量管理与整车能量管理未来将成为企业必备的核心能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全固态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信息安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的革新将成为热点。

新形势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建议

《汽车纵横》:随着当前大环境的变化,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整车市场负增长的当下,您对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师建华:可以预见,未来3-5年将是汽车产业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零部件企业能否把握住机遇,适应汽车产业调整的需要,找准定位,确立发展战略,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共同课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一、深层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政府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为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政策环境。首先,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落实,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与效率兼备、有活力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以塑造、培育和扶植本国品牌的市场基础。其次,努力打破壁垒和制度障碍,健全国内市场体系,健全和维护市场交易规则和秩序,使我国企业在内外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之下,通过优胜劣汰依靠自身能力的提升成长为大企业集团,培育出一批国际品牌。再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对企业的商誉、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方面的侵权行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而保护和提高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发展积极性。最后,不断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二、推动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走产业集群之路,从而尽快缩短与国外企业的距离,参与市场竞争。为更好的协调推进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建设和发展,应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切实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健全优惠政策支撑体系。在落实国家相关零部件产业政策的同时,结合各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情况,制定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在资金扶持、税收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与优惠和便利。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升基地综合研发能力。搭建“政产学研”科技与产业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立足研发,加大引进力度。

三、面向汽车“新四化”,寻找转型升级新方向。零部件企业应瞄准汽车零部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技术集成创新等方式,逐步完成零部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储备、工程化技术的突破、产业化推广及规模应用。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发展模块化供货等先进模式以及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等高端零部件。

四、夯实发展基础,发挥传统优势。针对传统优势领域,零部件企业应坚持重点突破,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企业现有制造装备,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对现有“拳头产品”不断优化升级,以适应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交流活动。针对零部件行业特点,提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技术联盟,共享研发成果,加快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换。强化竞争优势,剥离非核心业务。零部件企业应学会做“减法”,清晰规划战略重点,将与企业战略发展不一致的业务部分剥离掉,追求更高价值链的市场,专注于企业传统的优势领域的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新商业模式下,注重协同创新工程,改善整零关系。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应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所谓战略合作关系,就是在产品技术、质量和成本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技术关系。实践证明,以技术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整零关系一定是长久、稳定、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因此,零部件企业要具备满足整车技术要求的研发能力,拥有不易复制的产品技术,掌握使整车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节油、排放、安全等各方面技术。如果零部件企业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掌握主动权,让整车企业对自己有所依赖,难以离开。所以,建立技术关系是改善整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六、通过推陈出新、超前研发拓展新兴市场,提高产品议价权。汽车零部件行业内新产品和老产品定价略有不同。老产品由于产品成熟、市场竞争等原因价格涨幅不大,甚至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新产品由于供应商付出了较多的技术和研发投入,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供应商往往能够获得一定的议价权,其利润也高于二次开发的供应商。持续不断的新产品开发才能保证企业产品总体价格的稳定和盈利能力。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零部件企业应该以汽车“新四化”为契机,超前布局,针对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新方向早做布局、超前研发,从而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七、培育系统化设计、模块化供货能力,提高产品覆盖面和优化成本结构。系统化设计与模块化供货可以促进大规模重组,进一步降低成本,更好的满足客户定制的要求;且有利于重塑零部件产业内部关系,重新确定零部件与整车企业的关系。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掌握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需深入进行企业的系统化设计与模块化供货能力建设,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国内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强化自身硬件发展的同时,提升软实力,促进软硬件实力融合发展。强化企业自身硬件设施,推进先进制造装备的应用。推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开发、高档数控机床、检验检测、自动化物流等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快3D打印、虚拟与增强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等智能制造支撑技术在零部件制造装备的深化应用。

企业软实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部件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一套责任明确,考核具体,措施有力,奖惩分明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二要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让员工参与、认同企业文化建设,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凝聚员工,在企业管理中凝聚文化,在文化氛围中管理企业。三要提升企业知名度,注重品牌建设。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还要注重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和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品牌战略管理,将品牌的建设和维系提升至战略高度,建立清晰的品牌发展战略,以牢固的品牌形象来获取长久利润和竞争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