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稳扎稳打提升竞争力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愿景。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这一文件的发布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规划》正式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并指明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规划》还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11月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及科技部、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重点就《规划》相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辛国斌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首先是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二是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建立,配套环境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之一。但是,他同时也强调指出,跟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发展历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仍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这些都是未来5年甚至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提高并解决的重要课题。
《规划》的发布,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当然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正确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务实地按照既定方向和目标迈出坚实的每一步,稳扎稳打提升竞争力。
在《规划》发布后不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解读》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解读》两个解读文件,对《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给出了切实建议。
《规划》传递的信息量巨大,需要解读的要点非常之多。受篇幅所限,本期《深度报道》将重点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针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比征求意见稿中的25%有所下调),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政企归位”将如何影响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向?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应该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在朝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此外,本期还将深度分析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的电动化战略,引发国内企业推动电动化过程中的哪些思考?
首先,在《规划》第二章第三节“发展愿景”中描述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两个数字之所以备受业界关注,因为这关系到整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的发展走向。
这里提到的“12.0千瓦时/百公里”与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11.0千瓦时/百公里”相比,其要求更加严格,这实质上是鼓励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知道,电动汽车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要加大自身技术开发力度,从整车开发各个环节提高技术水平,综合降低百公里电耗,从而提高整体车辆的综合性能。
“20%”的市场目标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目标设置一致。我们注意到,在征求意见稿中这一数字为25%。数字的下调,彰显了《规划》的严谨和理性。这也意味着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将主导因素逐步交给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同时还表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产业推广阶段向市场化推广阶段转向。
其次,跟提到的两个数字关联的,《规划》中传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企归位”。我们一方面积极适应市场,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各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规划》强调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坚定了政府在技术路线、生产服务体系方面的“放管服”。《新能源车市场政企归位》一文就“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进行了重点解析。文章指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时至今日,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这为政府部门的角色转换提供了可能性。接下来,在政企归位的转换过程中,汽车企业应认真研究如何抓住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这个新战略机遇期。
第三,针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中做出了明确说明。“依托‘互联网+’智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
《充换电产业的新局面》一文从多个角度,对未来15年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局面做了梳理。包括充电设备的安全可信与隐私保护等未来也将面临挑战,未来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将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网络安全性、高可用性和高韧性等基本特征。
第四,《规划》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朝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化”融合与重构》一文指出,网联化与智能化二者与电动化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产业主旋律。无论是今年初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还是近期出台的新《规划》,中国汽车产业的“三化”进程都已得到顶层设计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文章引用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吴卫的观点,智能汽车应当是系统化的、整体化的智能,它不是单纯的自动驾驶,而是有控制、有秩序的智能化。
最后,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规划》也做了明确规划,指出“要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
《外资合资与自主品牌电动化正面交锋时代来临》一文对此进行了解读。在新能源车领域,不可否认,中国品牌的起步时间较早,但不容忽视的是,外资品牌在这方面有着扎实的技术储备,包括新能源汽车政策技术储备和关键总成及零部件技术储备。正因如此,在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才有了今天的竞争局面。
文章分析指出,回首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的电动化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从观望、入局、发力到超越的发展路径。随着外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车企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这一点毋庸置疑。如何达到《规划》中提出的“走出去”的远景目标,绝非易事。中国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市场,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做好应对及发展之策。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按照《规划》要求,“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未来15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能源汽车融汇了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诸多变革性技术,同时还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构成“网状生态”。只有生态系统中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0年12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