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的建议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提交了《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的建议》。以下内容为建议全文:

  一、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的意义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路径。氢能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具有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是实现我国能源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径。同时,氢能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对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带动产业升级、塑造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氢能发展是以交通领域示范应用为先导,通过示范应用构建完整产业链,进而带动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推动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氢能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用等高效协同下,我国氢能产业取得长足进步。整体来看,我国已经在政策体系、核心技术、氢能供应及示范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形成涵盖氢能制、储、输、用及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生态,氢气供给能力、加氢站和燃料电池商用车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为氢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产业基础。
  但随着氢能产业发展向纵深推进,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产业融资困难。首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接近尾声,市场、资本等开始观望,企业融资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二是产业链资金垫付压力大。中央奖励资金兑现时间长,地方配套资金发放不及时,企业应收账款普遍占比高,企业运营困难。三是车用高纯氢保障能力不足。我国氢能资源禀赋地域差异大,低成本氢气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用氢需求往往集中于东部;此外,氢气输运以20MPa长管拖车为主,效率低;我国加氢站建设总数虽位列全球首位,但覆盖密度不足。四是行业规模小,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年推广量不足万辆,且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的建议
  1.加大产业链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支持力度。支持国家中长期国债用于民营企业技术研发及日常运营,支持各类投资机构设立主要投向氢能领域民营企业的投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为氢能领域民营企业提供创新型信贷产品、专项债券和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
  2.完善奖补资金发放机制,及时发放奖补资金。建议国家及地方加快拨付奖励资金进度,跟踪监督奖补资金拨付到位情况,专款专用。此外,建议政府结合产业形势和发展需求,尽早发布后续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支持政策,避免出现政策空窗期,打击产业发展信心。
  3.打造低成本氢气供应保障,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逐步建立多渠道、稳定、经济的多元氢能供应体系,同时通过鼓励离网制氢、电价优惠等措施,加大绿氢供应,稳步提升绿氢供应比例。建议积极鼓励探索经济、高效、安全的储氢与运输技术,推动52Mpa长管拖车、低温液氢及输氢管道等高效储运应用,在国内现有输氢管道基础上,推动长距管道和短距管道联通协同,提升氢能输运效率,降低成本;在加氢站方面,鼓励油氢合建站、制加氢一体站等多元模式发展;打造全国性氢能资源供需交流平台,实现氢能供应与燃料电池汽车实际用氢需求精准匹配。
  4.开展氢能高速及其它交通运输领域示范应用。氢能高速是加速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探索市场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关键举措。当前山东、陕西等已出台免收高速通行费等支持政策,但运营范围仍集中在较小区域内,区域间未形成有效联动,建议强化全国范围内的氢能高速示范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国氢能高速示范路线、氢能供应等。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内容包括全国范围内高速费减免、奖励后终端氢气加注价格控制在25元/kg以内,高出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等。重点示范线路适当超前布局加氢站,同步开展边坡光伏现场制氢等先进模式试点应用。
  同时,建议鼓励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围绕物流及工业园区,推动重型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试点应用;此外,鼓励拓展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船舶、低空、航天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5.推进氢能在工业及电力等领域的多元化示范应用。建议鼓励先行先试,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积极开展储能领域和发电领域商业化推广、逐步探索冶金、化工领域替代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64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