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桦:建议扩大氢内燃机试点范围、探索国七与新能源深度结合

  探索内燃机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企业一直在路上。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智能物联技术高级主任工程师李海桦就带来相关建议。

  推动氢发动机示范
  当前全球氢能产业仍在快速发展。我国出台了多部支撑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国家规划,其中包括氢燃料内燃机动力系统的规划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的“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中,也发布了“重型商用车混合动力专用氢内燃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基于国家政策和重大专项的支持,氢内燃机的开发取得新的突破,当前亟待开展氢内燃机的系统性测试验证和示范化。
  李海桦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区市通过政策鼓励,支持开展氢发动机的生产试点和实车示范运行。加大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降低氢能使用成本,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化。通过政策鼓励建立氢发动机产业联盟,加强氢发动机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共同推动氢发动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氢发动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氢发动机领域的国际合作。
  加强国七与新能源深度结合
  国家第七阶段重型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国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车企在国际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和话语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混合动力重型车得到不断发展,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然而重型车混动专用发动机在排放标准认证时,仍采用传统发动机的排放测试循环(如WHTC),不利于混动专用发动机的高热效率、低碳低排放特性的发挥。
  因此,李海桦建议国七排放标准的研究与制订深度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广和重型车电动化进程,制定针对重型车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的排放测试循环和测试方法,使混动重型车实际使用中保持高热效率、低碳低排放特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增加成本。通过发布针对混动发动机的测试标准鼓励企业开展更高效的混动重型车新技术的研发,推动重型车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大的节能降碳减排的贡献。
转载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664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