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关对接、展示等活动,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其中,在3月27日下午举办的“主题分会场二:新能源商用车可持续发展”上,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术海发表精彩致辞。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何毅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代表北汽福田在本次论坛上与各位共同探讨新能源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这一有关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议题。纵观中国汽车7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汽车总量维持2500万到2700万辆之间,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商用车步入了新一轮的修复性增长周期,结构变化最大,新能源和海外成为增长点,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汽车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商用车是重中之重,碳排放量占汽车行业的56%,因此商用车新能源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答题,关乎经济的绿色转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交通碳中和目标达成的解决之道。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已经进入发展主赛道,2024年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销售97万辆,中国销售57.6万辆,渗透率达到了18%。新能源商用车正在超预期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第一,是技术瓶颈的挑战。目前商用车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在零下20度放电量效率只有82%。燃料电池行业产业链仍不完善,成本居高不下,距离产业化运营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第二,技术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充电设施适用乘用车和微小型车,轻卡,中重卡商用车严重不足,加氢站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第三,商业生态尚不成熟,保险费用比同车型的燃油车高1到2倍,保险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障碍。商用车本质是挣钱工具,客户需求始终绕不开成本,效率,安全。新能源客户除了关注价格,能耗,服务等传统的价值点外,对新能源技术成熟度,初始购置成本,补能便利性也及时关注。因此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实现新能源商用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至于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以及客户需求变化的深刻洞察,北汽福田已经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将基于新能源商用车生态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推动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突破场景的局限,满足全天候全场景的需求,全面推进多种技术路线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势和竞争力,打破场景的局限。纯电车型、氢燃料车型,通过多能源结构的发展战略加速商用车的新能源化进程。
二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针对新能源汽车续航短,通过加强材料,工艺,设计等推动轻量化提高效率,同时加速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优先在矿山,港口等场景试点应用,并逐步扩大推广。
三是要抓好生态的创新和落地,围绕客户痛点和需求,在补能,金融,保险,货源,二手车等领域打开思路,构建新能源产品产业新生态。
四是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产品的经济性和适应性,围绕新能源商用车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全场景服务模式及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将新能源车型由单纯的运载工具向智能终端,移动舱和分布式储能延伸,实现以车辆为中心向以运营为中心的转变。
五是要发挥产业链优势,在我国在三电系统,动力半导体等核心技术,提升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景气度。
六是持续加大新能源商用车的基础建设,新能源商用车规模化推广对补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政府从顶层进行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大功率的充电桩建设,综合能源站,以及充电费用等方面给予合理的规划和支持,满足新能源商用车补能的需求。
北汽福田作为新能源商用车的领先者,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率先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深耕20余载,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如国内首个燃料电池客车以及首个卡车公告,全球最大氢燃料电池车队应用,截至去年新能源商用车福田已经实现累计10万辆,实现年度降碳千万吨,构建了车+桩+光+储+智的闭环体系,全新平台在今年陆续上市。北汽福田的远景规划目标是2030年实现新能源产品比重超过50%。
新能源商用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北汽福田坚信只有行业内各方携手共进,持续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新能源商用车的高质量发展。北汽福田将一如既往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行业同仁共同努力,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商用车未来不懈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