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五:汽车企业跨国经营的创新与突破”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安民发表精彩致辞。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文清副秘书长,各位行业的专家,各位企业代表、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由中国汽研承办本次以“汽车企业跨国经营创新与突破”为主题的全球化分论坛。我谨代表承办方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奔涌,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不仅是汽车企业市场拓展的需要,也是汽车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上半年(昨天协会刚刚发布的数据)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内销和出口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出口308.5万辆,同比增长10.4%。预计2025年出口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这不仅仅是数量的突破,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综合实力跃升的体现。中国汽车出海,正深度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其内涵之丰富,远超简单的产品贸易输出。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出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跨文化经营与合规风险、本土化适配、售后服务体系的构建、质量风险以及售后服务管控等,都是横亘在车企全球化征途上的现实课题。
面向未来,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之路前景广阔,但绝非一帆风顺。我们认为,要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的跨越,需重点关注3点:
一是深化本土融合,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用户的需求、文化习惯和法规体系,在全球化平台与本土化定制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实现产品的精准投放和品牌的情感共鸣。二是强化风险管控,地缘政治、汇率波动、合规风险、质量风险等是跨国经营的常态。三是要构筑韧性生态,单打独斗难以制胜,需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检验检测、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等,共同构建涵盖研发、生产、物流、销售、金融、售后、认证以及数据等全球化服务生态体系,形成合力。
中国汽研作为汽车行业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国家队,我们始终是,也必须是车企全球化道路上最可信赖的伙伴。我们依托自身强大的检测认证能力,联合国际知名机构,深刻理解全球目标市场法律标准,建立起权威法规与标准数据库,成为为车企提供高效、精准的整车及零部件测试、评价、认证等“一体化”“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帮助车企提升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降低质量风险,全力支撑汽车产品和产业高质量出海。同时,中国汽研积极联合国内外伙伴,搭建行业国际化发展合作平台,促进检测认证国际互认,依托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覆盖重点区域的海外服务网络和合作机制,为车企海外运营提供属地化技术支撑。
各位同仁,中国汽车的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需要全行业凝聚智慧、协同创新、务实突破。本次论坛汇聚了产、学、研、用、金各方精英,期待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探寻跨国经营的创新路径和突破之道。
中国汽研将以“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和专业能力,与各位携手并肩,为中国汽车产业安全、高效、可持续、高质量驶向全球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分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