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 > 市场分析

电池技术哪家强?货比十家见真章

动力电池企业的新一轮技术竞争正在开启,此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名词或概念,从“刀片”、“弹匣”,到“凝聚态”、“龙鳞甲”……这些简单易记又顾名思义的名字,强化了我们的印象。

动力电池技术呈现品牌化特征

近年来,在动力电池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涌现出了一批辨识度较高的创新技术及产品,从较早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广汽埃安“弹匣电池”开始,到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集中发布的“凝聚态电池”、“闪充电池”、“问顶电池”、“龙鳞甲电池”、“海绵电池”等,也大多以电池特点来命名该项技术或产品,并以期成为各家企业的独门绝技,比如提起刀片电池就联想到比亚迪,提起弹匣电池就联想到广汽埃安,而不是其他电池企业。这些简单易记又顾名思义的名字,事实上已经具备了品牌化传播的特征。(见下表)

层出不穷且五花八门的新名词,是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的表现。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普遍共识。现阶段,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井喷期,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以及规模化应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和重组。

通过信息梳理不难发现,在此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名词或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占山为王”的意味,但却难掩背后的同质化现象,如大多都是通过改变电池结构来达到所谓“创新”的噱头,但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却不得而知,这需要通过分析技术原理仔细比对才能判断,而在厂家的公开资料中不一定披露详细信息。

事实上,随着资本热钱的不断涌入,使得动力电池出现低端技术泛滥、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等行业乱象,也造成了行业不断洗牌的局面。如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答案自然是真正的技术创新。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据整车成本的40%至50%,其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真正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有利于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另一方面是最先创造出革命性技术的动力电池厂商,将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权。

对于一项新的技术或产品,一个朗朗上口的名称固然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表里如一”才是立足之本。

动力电池的突破空间在哪里?

动力电池技术正在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寿命、更好热稳定性方向发展。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材料创新,比如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二是工艺创新,比如通过改变动力电池结构或形态来提升能量密度及安全性。

但现阶段在材料创新尚未取得突破之际,动力电池厂商主要针对动力电池结构等工艺进行创新,以提高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快充速度以及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流电池厂商的技术创新基本都是沿着这条路线在前进。

但是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凝聚态电池,似乎可以归为电池材料维度的重大创新。该电池号称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打破了目前主流材料体系的天花板。按照宁德时代的官方介绍,凝聚态电池并不是半固态电池,也不是一个过渡性产品,而是一种全新的电池。

作为对比,在当下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体系中,宁德时代已经量产的麒麟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350Wh/kg,特斯拉4680电池的能量密度是300Wh/kg。至于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是160Wh/kg。

凝聚态电池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能量密度,从目前有限的公开资料来看,主要是得益于电池材料和电池工艺的一系列创新。相较大家频繁讨论的固态、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则是采用了凝胶状电解质(无法判断此电解质是否为一种新材料),并通过构建微米级别的自适应网状结构,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动力学性能和锂离子运输效率。除此之外,凝聚态电池还开发了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而工艺创新近年来比较知名的有CTP、CTC等技术,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和比亚迪刀片电池均属于CTP(Cell to Pack,电芯直接组包技术),特斯拉4680电池属于CTC(Cell to Chassis,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皆是结构维度的创新,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塞入更多的锂离子电池,以达到续航能力的提升。

同时,从近期发布的且已公布技术原理的动力电池来看,目前创新主要集中在工艺范畴,且大多侧重于结构性方面。如,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采用了热电分离、空间功能集成设计等技术;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和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均是缩小顶部空间,采用一体化连接技术;捷威动力的“海绵电池”也是采用了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在空间的利用上做文章;而更早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广汽埃安“弹匣电池”,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结构创新。

在动力电池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必须要实现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是制胜的关键。而未来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将面临以下三类挑战:其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技术的创新挑战;其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规模化的挑战;其三,国家氢能发展战略和国际布局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赢得竞争优势,是所有企业都应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