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蹊:新政策下前端ETC的机遇和挑战

  2019年10月22日-10月24日,“2019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 创新 突破—共建中国汽车产业链新生态”。其中,在10月24日的“协同发展,共建产业链的新生态”主题论坛上,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蹊 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蹊

  李蹊:尊敬的许秘书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首先在我演讲之前,我给大家汇报一下万集科技。万集科技跟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稍有不同,属于典型的科技企业,之前从事的是智能交通领域。借助产业的发展和变革,还有相应的“四化”进程,以及像北汽何总说的深度合作,科技企业也希望未来和车企以及零部件产生更多交集,更多推动汽车智能化、先进化以及相应的网联化和共享化的进程,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到其中。同时,我们公司也在相应的智能网联产品和汽车之父产品方面,有相应的布局和成熟的经验。今天我主要向各位汇报一下基于前装ETC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通过ETC打破汽车支付场景的应用。
  众所周知,随着苹果手机的应用,以及移动支付,尤其是手机支付的高速发展,在移动支付领域来看,中国已经远远走在世界前列。同时,在汽车方面,未来汽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相应的交通工具,可能更多是作为应用场景或者作为支付的平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产品或者成熟方案,更好地把汽车之父推广下去,整个政策方面,国家也是非常支持汽车的相应支付平台、支付通道、运营等,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未来在汽车先进化、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下面着重在这一块跟大家做一个详细汇报。
  主要是三块:第一个是ETC的现状和发展,第二个是ETC前装的整个情况,第三个是万集科技前装ETC以及车载装置方面的成果。
  首先基于中国道路的发展,全球最大的高速体系,这也是中国汽车支付移动场景最先落地的,通过交通部的强力推广,整个后装ETC市场占据市场保有量的80%-90%。目前在2.4亿的保有量情况下,差不多有两亿的市场规模,这也为汽车的支付通道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从整个汽车ETC的保有量来看,到2019年9月份的时候,差不多达到三五亿的规模。整个政策来看,由于有了相应的规模,包括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通知,包括在交通部、国务院5月16日发布的道路收费改革的情况下,我们在后装领域普及相应的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另外在明年2020年7月1日开始,在汽车前装领域,存量车达到相应标准以后,新增车辆也会不断普及到支付的通道和设备,这也是克强总理非常强调要完成的目标。
  通过这个政策,交通部做了很明显的部署。因为有相应的政策以后,必须有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完善,这种支付通道就像手机移动一样,必须有相应的场景,有相应落地的产品和设施,移动支付是手机,汽车支付的话很可能是ETC或者是其它产品,目前看ETC是走在最前的,应用比较成熟的。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今年12月底,整个高速支付场景的要求必须完成,同时明年开始,停车场这样的场景也得到逐渐推广。也就是ETC来讲,汽车支付开始不仅仅局限于支付,也是扩展到停车场、加油站和其它相应收费场景的应用。同时在明年7月份,装备司和工信部已经开始联合交通部加大ETC前装的部署。这是新一代的ETC系统及OBU产品,支付场景方面,除了高速路以外,未来包括停车场、大型桥梁、大型商超,包括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小区以及相应公共建筑的大停车场,都开始逐渐覆盖ETC的停车,这也是国务院和交通部共同推广完成的。政策的手段会在汽车支付方面比较看重,不像手机支付,完全市场化。从我们的产品来看,整个新增从明年开始,差不多是2700-2800万的增量。从ETC支付的场景看,也是越来越丰富化,在达到80%的保有量前提下,汽车支付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在整个应用来看,也有很多相应挑战,包括完成的时间和商业模式,在汽车支付来看商业模式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目前可落地的场景和商业模式还是比较少,不像手机支付这样,因为它的场景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是不断和相应的企业或者相应的互联网公司共同探讨可落地的商业模式,以及在车辆方面,和整车厂共同开发合作,完成相应的满足车规级要求质量的前装产品。
  第二个方面,其实ETC在中国的应用,可能沿用日韩或者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日本,ETC的前装已经非常普及了。可以看到,基于宝马和日系这些车型,基本是大面积覆盖了ETC前装。韩系的,基本是整合在内镜里面。所以在日韩前装方面,ETC已经非常普及了,但是它们没有把ETC作为明显的汽车之的通道。它们可能和中国的模式或者使用习惯不太一样,中国喜欢把这些东西普及到生活和消费的方方面面,它们的ETC只是作为高速路的支付场景,但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一块更多延伸到车辆使用的方方面面。这是日系的相应前装产品,就不赘述了。同时我们也在跟很多车企开始前装的合作,包括大众、沃尔沃,沃尔沃产品已经有相应的原厂精品件的出现,更好地满足车规级的产品开发。
  这是相应产品的模块,也不赘述了。
  这是我们部署的方案,也是分了三期,包括整合的、分体的,以及完全融合到车辆上面的。这个高度融合的,也在跟均胜集团一块合作,争取能有集成化产品的模块出现。
  这些产品就不赘述了,包括一些安装方式。
  第三个方面,在前装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会更好的想适配到车辆上,未来成为车辆更好的支付通道。这是相应标准的参编和起草,在乘用车、火车以及不停车收费标准的参编方和主要起草方,同时跟很多车企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样件,更好地符合车辆应用。我们也是联合相应上游的供应商,更多开发相应的车规级元器件,更好地集成在车里面。
  这是之前和日系和BTA以及相应自主品牌完成的一些样机。
  这是沃尔沃一个唯一的量产产品,目前是在243家4S店做精品投放,还没有完全做到前装的产品。
  同时,基于车路协同方面也有很多应用,因为之前我们是集中在智能交通领域,所以在路的方面有丰富经验,我们希望把这一块的积累配合车辆完成智能网联或者车路协同的应用。具体的话是现在的ETC前装,多线的激光雷达以及V2X产品,基本上这次在SE的四跨展示上,就搭载在国内几家车企的车型上,共同发布基于CA完全认证的V2X的产品和演示,目前在上海车展也开设了展览馆。同时我们也开设了车载多线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在博鳌亚洲经济论坛里面做展览车和接待车,同时我们也跟东风做了传感合作,把我们的激光雷达在它们的嵌入式产品里面,我们的产品跟之前的激光雷达有些不一样,之前是外置的,更多是顶在车顶上或者其它位置,我们这款激光雷达可能跟法雷奥比较类似,是嵌入到车身里面的,可以更好地融合和完整性。同时V2X产品也做一些样件,并且和一些车型做前瞻性研究,还有2021年一些量产的合作。
  这是很多单车智能达到了相应瓶颈,满足L4或者L5级别的驾驶,开发成本太高,传感器生命周期比较长,再就是单车成本比较高。基于我们在路方面的优势,提出了车路协同方案,把激光雷达布置在比较烦琐的或者交通流量很大的路口,把V2P的方式变成V2C,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反馈给车辆,让车辆进行决策和控制,达到更好的自动驾驶或者L4级别以上的应用。这是在雄安的一个展示,我们跟宇通、广汽、华人运通等做的相应产品的开发。这是基于激光雷达和边缘计算的应用,和华人运通协同的产品发布。
  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把智能网联的产品更好地服务于车企,以及更好地服务未来智能驾驶的方向,我们希望在将来更好地通过在科技方面的技术和相应积累,更好地丰富到车辆的使用上以及未来出行的优质解决方案上。也非常希望能够和大家以及在座各位整车零部件企业的大佬们共同探讨,共同完成这个智能网联或者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
  谢谢。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纵横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autoreview.com.cn,谢谢合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圈南路30号院1号楼D座3层302室 邮编:100160 电话:010-63429223 E-mail:autoreview@caam.org.cn
《汽车纵横》杂志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0302号-2